课程的设置,应以调研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在充分考虑课程的难易度和工作要求后,对任务进行排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岗位职业能力的转换,再进行职业能力到课程模块的转换。在提高实训实践课程的实操性上,专业教师不仅要做好市场调研,设计好实训实践项目任务,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做到校企合作,互相帮扶,互利双赢。 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不是一劳永逸和一成不变的。中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要定期进行调研,课程设置也应随着需求和课程实施的效果而进行滚动式修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专业课程真正具备职业性,真正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日益增加,国际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急切,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也是作为教育展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者,身上承担的重任更重。一是因为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能为社会的安定、发展及对劳动力的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其需要的人才,也是为地区、国家、国际间的经济发展所服务。
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对珠江三角洲外贸企业对中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收集整理分析调查结果,结合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外贸企业负责人、以及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沟通与研究,得到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发展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结论,藉以指导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工作。 但鉴于本人研究水平限制,本文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是由于调查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只对珠三角地区部分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未涉及其他外贸行业较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二是由于调查问卷回收时间延长,用于调查结论方面的研究时间过于仓促;三是访谈调查只调查了 09 级、10 级和 11 级国贸专业学生,未对前期毕业生开展更广泛调查,调查结果难免局限;四是理论分析不够全面、深入,课程设置受多重因素影响,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难免力不从心。本论文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继续开展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将是笔者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国际贸易形式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作为专业教育者,要不断的吸收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方向的消息,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进行适应变化形式的改进,真正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一致,与时俱进,才能使专业课程真正具备职业性,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