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论文范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
浅谈萧红作品中的“漂泊”意识
本文ID:130958
论文字数:4224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50元)
论文编号:HY3309 论文字数:4224
浅谈萧红作品中的“漂泊”意识
[摘 要]继《生死场》之后,1938年萧红在重庆开笔创作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颠沛流离,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寓居的香港最后完稿成书。这个时刻,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离家乡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关键词]萧红 漂泊 呼兰河传 意识
[目录]
作者生平简介
“漂泊”意识的体现
欢乐童年——寂寞心灵的慰藉
悲悯意识——作家主体精神的投射
诗意美质——富于独创性的边缘体小说的内核
“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主要表现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
:
腾冲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2021-05-28 12:00:5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新闻专业
艺术设计
采矿专业
物理学专业
环境工程
西班牙语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历史学专业
工程力学
酒店管理
安全管理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体育教育
教育管理
日语专业
德语专业
电子商务
轻化工程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
给水排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护理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