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论文范文
->
法律专业
论“依法治国的可行性”(四)
]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根本命运的本根力量。必须坚持人民民主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民主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属性,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先驱便提出了"人权"的思想。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正式确认了这一原则,明确规定"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即“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始终是自由平等。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驶权力或者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法律法规的特权。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想结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体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从我国基本情况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四、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环节[白斌.《厚大讲义.理论卷.白斌讲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11:59-102页;
]
(一).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为准则。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法律对所有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都予以平等保护,对受侵害的权利予以平等救济,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二)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法可依也就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下一篇
: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如何分配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依法治国
可行性
2020-04-25 08:53:29【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专业
电子机电类
测控技术
机械模具设计
金融专业
电子通信
交通工程专业
英语专业
会计专业
政治学行政学
财务管理
国际贸易
法律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物流论文
人力资源
食品科学生物技术
市场营销
土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旅游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保险学
经济学
财税学
税收学
投资学
现代企业管理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