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0 P2口的一位结构图 ③ P2口(P2.0—P2.7,21—28脚): P2口为准双向I/O口,有两种功能,对于内部拥有程序存储器,无须扩展外部ROM且无外部ROM的应用场合(无高8位地址需求),P2口可作为输入/输出口使用,直接与外部设备相连。P2口也可用于系统扩展的地址总线口,输出地址总线的高8位A8—A15。对于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如8031),一般情况下只能作为系统扩展的高8位地址总线输出口.而不能作为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口。 P2口的输出驱动器有一个多路电子开关(MUX),当MUX开关接至输出锁存器Q输出端时,P2口作为第一功能输出线,与P1口的功能相似;当MUX开关接至地址端时,P2口的状态由CPU送出的地址确定:访问程序存储器时,地址来源于程序计数器PC的高8位,输出地址A8—A15;访问数据存储器或I/O设备时,地址来源于数据指针DPTR的高8位DPH,特殊的采用间址寄存器R1或R0时,则P2口保持原有的地址信息不变。 图3-11 P3口的一位结构图 ④ P3口(P3.0—P3.7,10—17脚): P3口为准双向多功能I/O口,可以分别定义为第一功能输入/输出线或第二功能输入/输出线。当P3口定义为第一功能输入/输出出线时,第二功能翰出线总是高电平。此引脚输出电平取决于口锁存器的状态,当输出“1”时,写人口锁存器的数据从Q端输出,使输出场效应管截止,引脚由上拉电路拉成高电平;当输出“0”时,写人口锁存器的数据从Q端输出,使输入场效应管导通,引脚输出低电平。同样,P3口的某一位作为输入线时,该位口锁存器应保持“1”,使输出场效应管截止,引脚状态由外部输入电平所确定。 当P3口定义为第二功能输入输出线时,该位的口锁存器必须保持“1”,输出场效应管的状态由第二功能输出确定。P3口的第二功能定义如下: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输入口) P3.2 INT1(外部中断1输入口) P3.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口)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口) P3.6 WR(写选通输出口) P3.7 RD(读选通输出口) 3.1.4 EEPROM24C02的功能特性及电路连接 (1)EEPROM 概述 EEPROM是一种可用电气方法在线擦除和再编程的只读存储器。它既有RAM在连机操作中可读可改写的特性,又具有非易失性存储ROM在掉电后仍然能够保持所存储的数据的优点。写入的数据在常温下至少可以保持10年。 EEPROM芯片有两类接口: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芯片。并行接口EEPROM一般相对容量大、速度快、功耗大和价格贵,但读写方法简单。串行EEPROM芯片的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使用中占用系统的信号线较少;但相对工作速度慢,读写方法稍许复杂些。对于那些需要存放有时需要改变特征代码或参数的系统,通常所需要的字节和写入的次数不会很多,写入速度也没太高要求,这种情况下采用串行EEPROM是非常合适的。 (2)24C02的特点简介 24C02(A)是一种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128/256/512/1K/2K/4K/8K*8位/14位引脚的串行的可用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自定时写周期包括自动擦除时间不超过10MS,典型时间为5MS。而MICROCHIP公司的串行EEPROM的擦除和写入1个字节数据时间可缩短为1毫秒以下。串行EEPROM一般具有两种写入方式,一种是字节写入,一种是页写入,允许在一个写周期内同时对1个字节到一页的若干字节进行编程写入,一页的大小取决于芯片内页寄存器的大小,不同公司的同种型号存储器的页寄存器可能不一样。例如ATMEL的 AT24C01/01A/02A的页寄存器为4B/8B/8B,而MICROCHIP的24C01/01A/02A页寄存器都为2B,24AA01页寄存器为8B。擦除/写入周期寿命一般都已经达到10万次以上,有的产品已经达到1000万次。 采用单一电源+5V+/-0.1V,低功耗工作电流1毫安,备用状态时只有10微安;三态输出,与TTL电平兼容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