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复位电路 89C51芯片上的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上图a)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按键手动复位又分为电平方式(上图b)和脉冲方式(上图c)。我在电路设计中采用按键电平复位方式,只要按下按钮电源通过电阻R2给RET一个高电平,使电路复位。 (三)晶振电路 AT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由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振荡方式(下图a),二是外部时钟方式(下图b)。
(a) 内部方式时钟电路 (b) 外部方式时钟电路 1、内部振荡方式 在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 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XTAL1,输出端为XTAL2。 ⑴ 内部振荡方式是在XTAL1和XTAL2引脚两端跨接石英晶 体振荡器和两个电容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电路。 ⑵ 电容C1和C2通常取30pF,对振荡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 频率范围是1.2MHz~12MHz。 2、 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是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到单片机内。 ⑴AT89C51:外部时钟由XTAL2输入,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XTAL1接地; ⑵AT89C51:外部时钟由XTAL1输入,XTAL2悬空。 ⑶外部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持续时间要大于20ns,且频率低于 12MHz的方波。 (四)LED数码显示 1、数码管的分类 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本论文采用四位共阳极数码管 (如左图所示) 图4 四位共阳极数码管2、数码管的驱动方式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因此根据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 分为静态式和动态式两类。本电路采用动态显示驱动。 动态显示驱动: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s,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能够节省大量的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 (五)电路原理图 SBI控制电路的复位,按下SB1电路上电复位。SB3是启动/设定按钮,第一次按启动,第二次按设定,SB2是时间修改按钮,在设定状态下,按一次时间值加一,定时时间设好后,按下SB3经过程序运行,定时时间自减一,直到为0,继电器得电开始工作。D1起保护继电器的作用。
图5电路原理图 三、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主要运用了中断和定时器/计数器知识在编写程序之前先把这两个系统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 (一)中断席统 1、中断的概念 (1)在单片机中,当CPU在执行程序时,由单片机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引起的随机事件要求CPU暂时停止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向执行一处用于处理该随机事件的程序并处理完后又返回被停止的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一过程就称为中断。 (2)单片机处理中断的4个步骤: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 (3)向CPU发出中断请求的来源,或引起中断错原因称中断源。中断源要求服务的请求称为中断请求。中断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单片机内部,称之为内部中断源;另一类来自单片机外部,称之为外部中断源。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