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放差模传输特性曲线图(Protel 99 SE SIM99仿真) 这种转换方式比较简单,而且频带很宽。 3实验电路的设计 3.1实验设计思想 在实验中,比较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直流电变为所需要的方波电压,可以通过电阻的调节来达到控制电压幅度的目的。在积分器的输入端输入方波,然后通过积分器变成三角波电压,可以通过电容和电阻的调节来控制三角波的幅度。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的非特性传输曲线实现正弦波的转换。因此如何把三角波变为正弦波,就成为设计的重点。设计完成后,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与理论对比来确定是否正确。 3.2实验具体设计: 由运算放大电路及分立元件构成,方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本实验采取以下的实验方案:
3.2.1对于方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方波发生器常用于脉冲和数字系统作为信号源用,其电路如图所示,也称张弛振荡器。图中运算放大器以迟滞比较方式工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Uc (等于U-)和U+相比较,来决定输出是正还是负。不难得到方波的周期: 方波发生器常用于脉冲和数字系统作为信号源用,其电路如图所示,也称张弛振荡器。图中运算放大器以迟滞比较方式工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Uc (等于U-)和U+相比较,来决定输出是正还是负。不难得到方波的周期: 右图中两个稳压二极管起限幅作用。 3.2.2用差分式放大电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波形变化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波形变换过程如图。由图可见,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度Uim应正好使警惕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下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3.2.3根据以上多种分析结合设计要求,以及原理知识,经过各数据计算得到本实验设计的最终原理图: 3.3器件选择 3.3.1主要器件: 该电路主要由μA741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实验所用运放采用μA741型通用集成运放。 μA741是单片高性能内补偿运算放大器,具有较宽的共模电压范围。该器件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外部频率补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失调电压调到零的能力;较宽的共模和差模电压范围;功耗低。实验所用运放采用8引脚DIP封装,下图为其顶视封装。 其中,各管脚功能如下: 1、5:调零端 2: 反相输入 3: 同相输入 4:-VEE 6:输出 7:+VCC 8:空脚 3.3.2其中4个调节电位器采用多圈线绕电位器,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调节效果。 3.3.3以下为实验原器件清单: 元器件清单 名称 标号 规格 运放 A1、A2 μA741 电容 C1 1UF C2 0.1UF C3,C4,C5 470μF C6 0.01 uF 稳压管 DW1、DW2 1N752 三极管 T1,T2,T3,T4 3DG130
电阻
R1、R2、R5 10K R3 20K R4 5.1k Rb1、Rb2 6.8K Re1、Re2 20K R 8K RP1 ,RP3 47K RP2, RP4 100K 4 心得体会
通过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自己原来所学的东西只是一个表面性的,理论性的,而且是理想化的。根本不知道在现实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设计一个很简单的电路,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考试的时候考虑的多的多。所以,一开始,我遇到了很多麻烦。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渐渐的有了眉目。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设计电路,还要考虑到它的前因后果。什么功能需要什么电路来实现。另外,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实用性等等。这样,也提高了我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原来,我们学习的电路只是一个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的理论知识上升到了一个实践的过程。同时在实践中也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外,这次实习不仅使我的电学知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而且还使我学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计算机上制图,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不仅使我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我的综合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5 致谢
本次课程设计中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亲切指导。为我们设计方案提供了有力导向,使我们避免了好多弯路。 实验中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很重要,由于一学期来吴友宇老师的一丝不苟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基础知识很扎实。而且使我们在实验设计中更加思维更加严谨。 正是由于有这么多人对我们课程设计的支持与帮助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任务,感谢大家! 6 参考文献 1.刘仁宇 《模拟电子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6月 2.李雅轩 《模拟电子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3.张庆双主编 《实用电子电路200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月版 4.赵世强、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