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信机房及防雷接地 本设计根据部颁行业标准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和原部颁《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对相关通信机房提出如下要求: 1、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母线,环形接地母线一般采用截面不不于90mm2的铜排或120mm2的镀锌扁钢。 2、机房环形接地母线与室外闭合接地网和房顶闭合均压带间至少用4根对称布置的连接线相连接,相邻连接线间距离不宜超过18m。 3、机房内各种金属管道、金属门框、金属支架等应以最短距离与环形地母线相连,环形接地母线与接地网应多点相连。 4、机房内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与接地母线就近连接,要求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5、通信电源-48V“负极”在通信设备侧接压敏电阻;“正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地。 6、电缆中未用线对其首尾两端接地。 特别要指出的是110kV高山变电站,本次载波电路改造后,共有7台载波机安装在高山变载波机房,新增载波机和拟建中的光纤通信设备功能更先进,主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子电路、数字化微机型,机房防雷接地必须符合规程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通信设备才能投入运行。 高山变通信机房平面布置见附图4 林中变通信机房平面布置见附图5
4.电源系统 林中变通信机房已配置一套48V/200A高频开关电源及一组1000AH免维护蓄电池,供本工程使用。高山变应结合光纤通信工程配置48V/80A及蓄电池容量400AH以上的高频开关电源一套。南倪变、龙田变也要相应配置48V/60AH及蓄电池容量200AH以上的电源系统。 通信机房防雷接地和电源系统改造结合福清供电有限公司光纤通信工程和技改项目进行,不列入本工程预算。
5.通信电缆敷设要求 5.1沿电缆沟敷设 1、通信电缆与高地压电缆在同一电缆沟内敷设时,要求电力电缆在上层,通信电缆在最下层,一般不允许同层敷设。 2、高频电缆从升压站电缆沟引出至结合滤波器一段需埋管敷设,管子还需紧靠水泥杆塔(安装滤波器)伸出地面1.3m左右。 5.2直埋敷设 1、因音频电缆、高频电缆均非铠装电缆,在地下直埋时,需穿入保护管中敷设。 2、直埋的通信电缆与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时,通信电缆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上面,二电缆相互间的间距不小与0.5m。 5.3沿建筑物敷设 1、电缆沿建筑物敷设时,对较平直的墙面,一般采用卡子式(要求较高的可用暗配线方式),而遇障碍物或两幢房子之间可采用吊挂式,敷设线路一般以水平或垂直方向,力求整齐美观而又方便维护施工。水平敷设时,两电缆夹子间距为0.5m;垂直敷设时,两夹子间距为0.8-1.0m,遇转弯或特殊情况下可稍缩短或放长。 2、在室内穿越楼层或穿墙时,电缆应采用钢管或水煤气管保护,保护长度一般为0.3至0.5m。 5.4架空敷设 1、尽量减少与高压线平行和接近,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以各占公路一侧为宜。 2、架空最低电缆一般距地不小于3m,跨越公路为4.5m,铁路为7m,距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2m。 3、与带有绝缘层的低压电力用户线交越时,间距不小于0.6m,两通信线路交越时(包括与广播线路交越),间距不小于0.6m,一级线路应在二级线路上面通过,与380V、10kV电力线交越时,间距不小于1.3m和2m。 5.5沿走线架敷设 1、敷设在走线架上的电缆应排列通顺、整齐、避免交叉,便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