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电子商务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XCLW135571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内 容 摘 要
能源是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基础。能源安全保障,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们生活水平与其他方面相关的国家安保的重要部分。确保能源安全与外交、军事、国家安全保障、能源水平等国家安保有关。因此,能源安全保障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能源资源逐渐减少,世界能源安全保障和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面临很多问题。在能量引起的纠纷和战争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世界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开始在所有的国家受到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现状、能源策略
目 录
一、能源安全基本内涵..........................................................4二、能源安全重要性............................................................4三、能源安全现状..............................................................4(一)供需现状................................................................4(二)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5(三)能源进口来源,渠道及结构................................................51.来源........................................................................5
2.渠道........................................................................5
3.结构........................................................................5(四)能源纷争................................................................5(五)应对能力................................................................61.战略储备....................................................................6
2.替代能源....................................................................6
3.能源进口....................................................................6四、我国的应对策略............................................................6(一)有序发展传统能源........................................................6(二)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6(三)能源进口,积极开展能源外交...............................................7(四)开发水电................................................................7(五)加强军队建设............................................................7
参考文献......................................................................8
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一、能源安全基本内涵
能源安全保障是指,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具有充分的经济性来获得安全和稳定的能源,确保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能源安保的基本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被具体化。第一,能源使用的安全,即能源的使用或消费,不会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开发带来任何威胁。第二,为满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需求,确保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可靠性,即能源供给和开发平衡。第三,能源供求的可靠性。能源价格的合理性,即能源价格的变动需要减少,所以能源价格,尤其是油价,在社会上或消费者合适的价格方面有可能发生变动。 二、能源安全重要性
能源安全是非传统的能源安全之一,为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保证国防安全保障;能源,尤其是石油,能够被可靠合理的供应。另外,能源安全还可以避免军事、政治、外交、或其他非传统安全事件导致的能源供求问题。
能源安全保障是国家安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与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国防和国家稳定有关。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例如石油是极其重要的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产业的原材料。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开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如今,世界上有很多国际纷争和纠纷,其中大部分都是能源斗争引起的。能源问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典型的因素。随着能源储存的逐渐减少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获得可信赖的高品质的能源,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是国家安保的重要部分。中日对东海的石油、天然气田的纷争和美国以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管理为目的的海湾战争等世界局势的混乱和紧张,这些全部都是由能源问题引起的。
为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和国际能源合作的强化是非常重要的。三、能源安全现状(一)供需现状
80年代中国的能源供应还能超过需求,但是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供不应求。1993年以后,中国从能源出口国家完全变成了进口国家。随着对能源安全的压力逐渐提高,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
中国是发展中的能耗大国,但每个人的能源占有量却非常薄弱,且中国的能源结构很不合理。中国是第3大的煤矿国家,煤是中国的主要消费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煤大约占一次能源的67%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平均的24.37%。中石油已探明储量为240亿桶,仅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2.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1.2%。在中国已探明的能源总储量中,石油仅占3.03%,天然气仅占0.96%。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石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比例约为23%-24%。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相对落后。目前,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2.5%,远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8.8%的亚洲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能恢复的石油资源,人均石油生产量,人均石油消费量占世界人口的18%、24%、222%,是世界人均的1 / 5~1 / 6。
我国能源目前的供需情况是,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国内供应日渐不足,对进口能源日渐依赖。(二)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
天然资源缺乏和能源的相对不足。我们一直都相信我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但实际上,中国是人均资源极其少的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几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矿物资源不足的矛盾在中国越来越明显。煤炭、石油、铜、铁、铬、锰的埋藏量持续减少,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在不断深化。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回收的量越来越少。到2020年为止,预计石油对外国的依赖程度将超过60%。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污染物质过度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在空气污染的情况下,中国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排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增加。与1980年代相比,中国酸雨地区在90年代扩大了100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不到5.6个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约30%。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它不仅引起了很高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还给国内外的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损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占GDP的7%左右。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煤炭能源结构,没有煤炭的有效环境保护对策。而且,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同样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
(三)能源进口来源,渠道及结构1.来源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中亚、中南美和其他国家。60% ~ 70%来自中东。沙特阿拉伯、伊朗、安哥拉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供给源,但是中亚和中南美的石油进口也在近几年来不断增加。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缅甸、中亚的进口。实际上,天然气进口的最大比例是从俄罗斯来的。另外,中国也长期与澳大利亚签订天然气合同。
2.渠道
能源进口的渠道受到能源进口来源地的制约。由于中国的石油进口集中在中东,所以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是海事。通过从中东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男海,被运送到中国。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石油进口渠道也是以海运为主,而来自中亚的石油大部分都是以输油管的形式运输。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渠道主要依赖于天然气输送管道,因为管道运输是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另一方面,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大多与中国的领土接壤,陆路运输比较便捷。虽然也有在海里运输的天然气,但运输量很少。
3.结构
中国每年的石油进口中,外国的探测占有率仅为500万吨,而年进口量不到10%。天然气主要是从中亚和俄罗斯进口的,其中大部分是有中国和气田的国家共同开发的天然气项目。(四)能源纷争
能源安全在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领土纷争和领海纷争中,是最主要的因素。中国被侵占的法定领土和领海大部分属于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另外,随着中国的能源进口持续增加,进口渠道的不断扩大,与能源出口国家以及其他能源进口国也存在一定矛盾。
钓鱼岛和周边诸岛之间的领土纷争是围绕钓鱼岛及其周边群岛的主权的争论,但实际上以钓鱼岛周边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其他的天然资源为目标。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贫穷国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来源于进口。高昂的运输成本和路线被其他国家控制着。那个不是安全的。因此,那个领土附近的钓鱼岛不被放置不管。东中国海和钓鱼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的能源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来说,东中国海和钓鱼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能源进口量逐年增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东中国海和钓鱼岛的石油、煤气资源将为中国开发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资源而提供时间,使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受石油短缺的影响。
以南沙群岛为中心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中国的纷争也因能源竞争而产生。斯拉特里诸岛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约3,500亿吨的地质资源。这被称为第二波斯湾。盆地的石油和存储容量约为127-113亿吨。但是,在目前的南沙群岛中,中国没有优势,很多石油、天然气资源被邻近国家抢走。
世界的能源消费在逐年增加。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几个能源进口国之间的能源进口有几个矛盾。中国和日本争夺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安纳线”和“安达线”、美国和中国的清洁能源等矛盾斗争。这些是能源消费国对能源资源进行争夺的现象。
(五)应对能力
1.战略储备
石油战略储备是国家能源安全系统中最重要的链接之一。是为了应对意料之外的事件,维护石油供给风险的重要措施。自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阶段为1000 ~ 1200万吨,相当于中国30天的石油进口量。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为2,800万吨。可以满足90天的石油进口量。同时,中国也鼓励企业开发商业储备。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
2.替代能源
2005年公布的《节能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工程就明确指出将石油化学制品换成煤炭化学、天然气和生物化学制品,醇醚类燃料及煤炭液化技术的示范及推广等。
3.能源进口
在中国的能源进口中,石油进口因市场份额小,外资不够,与能源生产者没有合作项目,因此很难得到廉价、朴素的低成本能源资源。另外,在一些合作项目中,西方国家常常会妨碍与中国能源出口企业的合作,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俄罗斯和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不排除在这里所运作的分离主义者、自由基、恐怖分子的脆弱,不排除会导致分离主义者和恐怖分子陷入混乱的可能性。缅甸的政治混乱,也会对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产生影响。
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有序发展传统能源
促进煤炭整治的发展,促进煤炭开发模型的转换,促进煤炭清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资源。将来的能源开发应该以煤炭为基础。但是,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开发、破坏环境、运输能力的增加以及安全保障问题非常明显。从长期来看,要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的综合计划,实现合理、有秩序的煤炭资源开发,促进煤炭开发模式,实现高效率、清洁、燃烧、连线技术等。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和附加价值,促进煤的清洁生产,促进煤的清洁循环,提高煤炭产业的附加价值和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二)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有限的化石能源并不是无限的。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应该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从世界能源开发的动向来看,各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显著。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海洋能源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所有类型的使用速度最快。新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础。中国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学习,积极推进水、风能、太阳能、原子力发电,作为能源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部分,积极应用生物能源,加快开发,逐渐成为化石燃料。
(三)能源进口,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外交、防御、能源、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能源进口通道,扩大能源开发和能源开发合作项目的出口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的改善,积极开展进口来源的稳定,维持中国的能源进口及运输通道是更安全的。为了减少对海上运输的依赖,确保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军队还应该积极参与保护陆地石油运输线的活动。
同时,中国要加强与能源出口国的外交,积极扩大新的进口能源,实现进口的多样化,减少全球能源市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四)开发水电
要积极开发水力发电,把水力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今天,水力发电是最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源。世界可再生能源的20%左右可使用,但其他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的总和不到1%。水力发电技术在技术上是成熟的,也是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从资源和环境的观点来看,水力开发是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力发电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有效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资源,是中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五)加强军队建设
军队,尤其是海军,保护中国的海上运输路,保护中国的能源利益,为防御中国及其周边国家之间的纷争,加强军事建设的力度。要强化海军的建设,积极出海,积累海上战斗经验,与能源出口国参与军事外交。加强能源安全保障两国间及多方合作,共同保护中国能源进口的安全与稳定。
参 考 文 献
倪维斗.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6.
陈文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辽宁农业学报,2008,1.
张洽.能源发展的战略构想[J].思想周刊,2009.3.
董志刚.我国能源问题面临的挑战[J].环保者,2008.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下一篇
: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国
能源
安全
问题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