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66
通过MAXIMO管理系统优化企业库存管理 [摘 要] 随着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的飞速发展,归属于同一分公司的海上油田越来越多,按照油田与陆地仓库一一对应的原则,那么陆地仓库也相应增加,原先通过纸文件,并用大量人员来管理仓库的机制显然力不从心,而且无法实现仓库配件的资源共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引进了MAXIMO管理系统,MAXIMO系统最初是用在设备管理上的,湛江分公司引进之后,在它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将生产、采购、库存、财务相结合,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生产管理系统。随着企业的发展,将来还可能继续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的功能,本文讨论公司引进了MAXIMO生产管理系统后,解决库存管理数据信息共享,有效的将库存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 MAXIMO系统 库存管理 物资编码 资源共享 湛江分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滚动发展,如今拥有十几个海上油田,油田的经营性质多种多样。由于各油田都拥有庞大的设备体系,因此,它们都拥有众多的生产物资,尽管油田的规模不一样,各油田的地理位置也相距甚远,但它们的配件、材料大多数是通用的。众所周知,建造海上平台非常昂贵,因此,平台要尽可能缩小,设备摆放要尽可能紧凑。所以,海上油田不可能有大型仓库存放大量物资,这些物资只能存放在陆地仓库,海上油田只存放少量应急物资以及常用消耗性配件。当海上油田需要时再由陆地仓库调拨。 各油田财务是独立核算的,既要解决物资、配件的共享,又不影响财务独立核算,就需要有一个灵活的运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MAXIMO系统应用而生。 公司传统库存管理形成的历史背景 1、合作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想要独立开发海上油田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对海上油气开发的配套设施要求也比较高,比如生产物资在海上与陆地之间的交通,海陆通讯,物资、配件的供给(种类、质量、供货周期)等,可以说困难重重。 因此,湛江分公司决定以一个小油田作为试点,进行合作开发,中方出资源、人力,外方出资金和技术,在开发的前期阶段,由外方担当作业者,当中方具备当作业者时,外方就退出,成为合作伙伴,但出资比例不变。所谓作业者,就是在油田开发经营管理中,有绝对话语权,比如,油田的人事安排、开发方式、物资配件的采购等等。 2、早期仓库的形成 海上油田设备系统庞大,要想正常生产,就要有足够的物资和配件。 (1)投产前库存物资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发海上油田有几十年的历史,担当作业者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油田开发之前所需的物资、配件全部由其准备,一般是从其本国进口,到位后全部存放在基地仓库,这些配件是库存物资的一部分。 (2)投产后,外方担当作业者时期订购的库存物资 按照合同,前期勘探全部由外方出资,油田开发后,再按资源与资金的比例进行分成,外方作业者为了在短时间内回收资金,注定是掠夺性的开发,绝大部分物资、配件从其本国甚至从其母公司进口,而且是高于实际需求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价格也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其这样做道理很简单,收益按比例分成,操作费也是按比例分担。这是库存物资的另一部分。 公司传统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外方当作业者的库存管理 外方当作业者时,高岗位全是外方雇员,只有监督以上的高岗位人员才有资格开订单,油田现场各部门有自己的小仓库,部门监督开出订单经总监审批后,即可交陆地采办部进行采购。当某个部门需要补充物资、配件时,部门监督就根据他自己的感觉或者目测,开出往往超过实际需求量的订单,因为国外采购周期长,担心配件不够导致停产,再说部门监督之间缺少沟通,所以每次采购的量都很多。总监也考虑两点,一是本国利益,二是周期长,所以所有订单统统通过。为什么不到陆地仓库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物资、配件?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是人员流动快;二是海陆双班人员对倒;三是通讯落后(没有网络),后来者不知基地仓库究竟有什么配件,有多少配件;四是外方注重人权,抵制休息时间到基地仓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