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上的那些中国韵味——PPT作品创作过程中中国元素的应用 江北第二实验小学 郑旖旎 【摘要】在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幻灯片制作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模块。通过在主题选择、素材创作、作品展示这三个环节中充分地融入中国元素,为了让学生从作品中呈现出一定的人文气息,为信息技术课注入一股股中国韵味。 【关键词】PPT 中国元素 创作
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需要通过创作各种作品,来学习掌握各种计算机的操作技巧。在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幻灯片制作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同时,也因为幻灯片结合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为作品提供了很大的创意空间。但是,在我们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往往多了些技术的“金属味”,少了点人文的“柔情味”。因此,我们尝试在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中应用各种中国元素,以此来创造出作品的人文气息。 一、风土人情,多彩主题 在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材中,设计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和练习的主题:星球探秘、海洋天地、城市规划、我的爱好、我的学习经验、我的游记、水果营养知多少、水葫芦的危害与防治。 这些练习充分考虑了学生对技术掌握的需求,也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经验出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这些作品的主题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一方面,很多内容是描述表达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学生需要通过回忆、总结、概括成自己的语言后用成熟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学生在文字表达能力上的程度差异就导致了作品达成度上的巨大差异,而此类作品在应用技术的同时似乎更考验学生的语文功底。另一方面,对一些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也很有兴趣的内容,由于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有一定的距离,创作出来的作品总不是太令人满意。 因此,在一些练习课上,为了让学生在进一步熟悉技术操作的同时,给作品注入一些人文气息,中国元素就成了很好的主题来源。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甚至是民间传说都是作品创作的绝好主题,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作品主题应运而生: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美食大比拼、古诗(文)赏析、语文老师的小帮手等等。这些主题大多是半开放式的,由学生根据大的主题系列来选择或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却又比较小的切入点。 比如在中国传统节日这个系列中,有的同学选择了春节,不仅仅通过照片展示了自己的春节经历,还通过网络搜集了许多春节的风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这个让全球华人欢天喜地的节日。还有的同学选择了端午节,从一个粽子开始娓娓道来,聊了聊屈原、说了说端午节的来历、讲了讲盛大的龙舟竞赛,如图1。
图1:学生作品《话端午》 又如在中国的少数民族系列中,有的同学选择了邮票展示的方式,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配以文字说明。有的同学则选择了某一个民族,介绍他们的聚居地、穿着特点、生活习惯等等,如图2。
图2:学生作品《傣家风情》 这些主题大多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饮食文化、诗歌文化紧密结合,让同学们在作品创作的主题确定环节就直奔“中国情境”,在中国情境中回顾、搜集、整理各种知识,并应用所学的技能,甚至拓展开发新技能,来创作更具特色的素材,并以此充实自己的主题。 二、诗书画乐,特色素材 有了明确的主题,内容的丰富、素材的创作自然也就成了作品成败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书法、国画、民乐都是国粹经典,因此,也就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素材制作思路。 自选图形的教学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并不是很难,有了五年级在word中学习、操作的经验,要完成诸如“城市建筑物”之类的任务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引入国画的元素之后,就需要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去寻找技术突破点了。通过对各个选项的试用,当学生最终发现利用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画面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效果时,有很大的惊喜,也非常愿意去尝试,如图3。 图3:学生作品《日出》编辑截图 除了国画之外,还让学生尽可能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挖掘中国元素,比如字体的设置、背景音乐的选择等等。 在古诗(文)赏析、语文老师的小帮手等主题的作品创作中,也呈现出了相当多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在古诗配画方面。有的学生下载了网络中的手写书法字体,配上一张从网络中下载的图片,有的学生干脆用自己所学的本领,画了一幅简洁却不简单的“国画”,如图4。
图4:学生作品《小池》放映效果 三、声情并茂,浓情展示 除了作品的创作,作品的展示也是体现作者思维、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最佳方法。普通的一页幻灯片,是否有声情并茂的介绍和表达,带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效果的。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许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仅仅是放映幻灯片,从头到脚看一遍内容和动画效果,从某种程度说,学生在作品中的思维和情感是很难通过这样的简单放映展示给大家的。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进行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有时候教师的动情示范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榜样。 作为中国人,每一个孩子对祖国怀有浓重的爱国情结,在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则更直接地刺激学生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出来。比如深情地朗诵一段诗文、自豪地介绍一个中国特色,在充满浓浓情意的展示过程中,感受中国的文化、升华爱国的情感。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以技术学习为主的课程,但仍然可以让人文元素渗透到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在主题选择、素材创作、作品展示这三个环节中充分地融入中国元素,不仅仅减轻了信息技术课“技术为重”的“金属外套”,也增加了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