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我国推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环境分析与政策建议(二)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促进了人们收入的大幅提高,居民手里的可自由支配资金也不断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9.6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2.67万亿元。人们手中的“闲钱”越来越多,但我国的资本市场投资产品还比较单一,银行存款收益较低,去除通胀后,已经是负利息;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太大,2007年10月16日,中国上海证券综合指数高达6124.04点,而短短的一年之中,2008年10月28日跌到最低1664.93点,整个股市起伏巨大,损失也是巨大的。在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急需寻找一些新的投资工具,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组合收益率。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为零,也就是说巨灾事故的发生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回报率没有相关关系,并且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是高收益的金融衍生产品,人们投资此类产品不仅能够取得丰厚的收益,还可以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机会,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四)有助于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传统的保险市场日益饱和,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近年来全球巨灾损失剧增使得巨灾保险业务成为未来保险业新的契机和增长点。我国入世以后,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要求我国保险业必须向国际市场靠拢。在一些发达国家,巨灾风险证券化已经取得了成功,如果我们不努力开发国内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就会被国际保险业巨头分一杯羹。2002年Swissre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绘制完成了“中国巨型电子灾害地图”,该图集中展示了12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及气候等各类数据,是国内外保险公司进行巨灾风险评估和保费精算的无价之宝。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国外的保险、再保险公司对我国巨灾市场极具兴趣,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都与外资公司相差甚大,竞争力不足,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开发出适合我国的保险证券化产品。

    二 我国推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环境分析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有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气候多变、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都在我国频发,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频率及损失的程度都有上升的趋势。巨灾损失额从1994年开始就高居不下,均在1500亿元以上,尤其在2008年,损失额过万亿,那年我们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损失高达1516.5亿元,而在所有损失补偿中保险业的赔付仅占3%左右,政府补贴约占2%,社会各界的捐款约占1%,其余部分由个人和企业承担;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保险业的对巨灾损失的赔偿却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由受灾民众和企业自行承担,这使得民众生活严重缺乏安全感,影响生活质量,阻碍国家整体发展与进步。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团结,对灾区人民给予补偿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是现阶段中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主要的灾后补救措施主要有国际援助、社会捐助、政府救助和保险补偿。

    (一)巨灾风险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巨灾风险证券化的趋势,它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能够分散风险、提高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承包能力的创新工具,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其产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巨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急剧上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集中,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破坏性问题突出等,导致由于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发生频率和破坏性增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现象更是突出显现,由此造成的保险损失额也是不断攀升,下面通过表1-1说明。

    表1-1 全球巨灾损失情况统计表

    年

    份 全球巨灾损失(单位:亿美元) 保险损失额(单位:亿美元)

    遇难人数(单位:人)

    损失数额 同比增长率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2007 700 ¬—— 233 43 21500

    2008 2250 221.14% 430 70 238000

    2009 680 -69.78% 210 30 12000

    2010 2180 220.59% 400 30 260000

    2011 3700 69.72% 1100 70 39800

    资料来源:2007-2011年瑞士再保险sigma研究报告

    由于很多损失包括学校、公路、国家财产等并未参加保险,保险损失额的占比还不算很高,但如果出现大的赔付额对保险公司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巨额的损失使部分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其余保险公司也出现承保能力的明显下降,经营风险不足的情况。而相反的是,在巨灾频发的地区的居民则比其他地区的居民愿意支付更高的保费来购买财产保险,以此转移他们在巨灾发生时所要面临的财产损失的风险。在9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保险公司财产保险承保能力不足与民众对财产保险过量需求的矛盾。因此,具有更多的资金和参与者的资本市场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

    2、再保险市场出现萎缩状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推行 风险 证券化 环境 分析 政策 建议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