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透视(二)

    二、国有商业银行现状

    (一)中行和建行股份制改革取得成功经验

    经过多年渐进式的改革,尤其是经过2004年一年来的大力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改革试点单位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并相继于2004年8月26日整体改制为中国银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2004年9月2日分立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成功改制。有消息称,中行和建行年内有望实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这为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表现在:

    1、不良资产得到明显改善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造,首先要扫清的障碍就是不良资产。

    为解决不良资产这个历史包袱,建行于1996年在同业中率先成立资产保全部,专门负责全行不良资产的回收、盘活和处置。从1996年到2004年,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现金回收率,建行资产保全部门积极探索运用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的创新体制和运作模式,通过抵债资产拍卖活动,加强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探索运用资产推介、打包处置、国际招标、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资产处置方式,以实现不良资产的优化处置。

    我们来看一组数字:2002年末,建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17%;2003年底,建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9.12%,提前两年完成中国银监会提出的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在2005年将不良资产比例降到15%以内;从2001年初至2004年10月底,建行资产保全部门累计处置各类不良资产2798亿元,累计回收不良资产1365亿元,其中现金回收1162亿元,非现金回收203亿元。截至2004年10月,建行五级分类不良率下降到3.08%,连续四年实现不良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率的双下降,资产质量一跃而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首位。(数据出处1)

    目前,建行全行不良资产水平已降至历史低点,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中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截至2004年9月末,中行已核销1063亿元损失类贷款,出售1498亿元可疑类贷款,核销非信贷类资产损失21亿元。中行不良贷款比率降至5.16%,比上年末下降11.13%。(数据出处2)

    2、 资本充足率得到明显提高

    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要求: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的全过程中,必须时刻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这条规定,也成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重要条件之一。中行和建行2003年年报显示,这两家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去2003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98%和6.51%,尚未满足这一要求。

    据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来源通常有几种做法:商业银行自己解决;国家财政注资;发行国债;发行金融债。而通过外汇储备注资的情况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按照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情况,实在难以自己解决。如果用财政注资,资金数目庞大难以实现。发债无疑也会增加财政负担。

    对此,国家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用外汇储备向国有银行注资符合国际储备的定位。国际储备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保证国际支付,二是维护金融整体稳定。我国目前对外支付能力非常强大,但是金融体系不够强健。国务院决定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运用外汇储备补充其资本金,是防范和化解国家金融风险,健全金融体系的重大举措,符合外汇储备运用的功能和基本目标。此外,在国际上,也不乏动用中央银行储备资源来化解金融风险的成功先例。从国际国内已有的经验来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总是要动用国家的财力资源,最终都要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关系。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以及我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资产,构成我国的国际储备,属中央银行资产。使用外汇储备注资,也要调整央行资产结构,与过去采用的几种形式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因此,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决定向中行和建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

    在分别经过国家225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注资后,发行次级债显然成为两家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要求的关键一步。2004年7月22日,在总额400亿元的次级债发行完成后,建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8%;而中行发行完总额600亿的次级债后,其资本充足率也达到11%。达到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要求。

    3、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国务院要求,这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关键是加快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加快财务重组基础上,中国银行整体改造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则以分立重组方式设立“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行基本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公司治理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1)、一是明确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国家行使对中行、建行出资人的权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向中行、建行派出董事和监事,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较好地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产权主体虚位的问题。

    (2)、二是建立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中行、建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新的管理层已开始运作,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借鉴国际上大型银行的公司治理原则制定《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以保证各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促进银行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高效。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已按制度安排开始审议重大事项。管理层开始转变经营观念,确立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

    (3)、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行已开始实施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和问责审批“三位一体”的信贷管理体制,全面强化授信审批各环节的问责制;进一步推行严格的贷后评价制度,制定出台新的授信和风险管理政策;借鉴国外金融集团风险管理经验,实施管理信息大集中,逐步实施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策略。建行制定了《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对风险管理机制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措施和步骤等进行明确和细化;同时创新风险管理工具、技术和方法,发挥先进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4、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中行制定了《关于一级分行开展流程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行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业务组织机构改革方案》。两行均按照机构扁平化和业务管理垂直化的要求,稳步改革组织结构、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了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国有 商业 银行 股份制 改革 透视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