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三)

    1.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在市场上吞吐有价证券来调节利率、信贷规模从而调节和控制货币量的一种活动。

    它是一种较为灵活有效的调节手段,通过市场操作,能对流通中的货币和利率起到直接地调节作用。

    但是,采用这一工具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1、一定规模的国债;2、商业银行有大量的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并愿意接受国家银行调节。目前,我国也逐步开始创造条件发展这一工具。

     尽管公开市场业务受制于国债规模、种类等因素,但仍然是货币工具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

    2、选择性控制工具:

    选择性控制工具主要包括优惠利率、调节证券保证金、控制消费信用和其他措施。

    2.1优惠利率

    优惠利率即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或部门、产品,从贴现和放款利率上给以照顾,以资鼓励。

    2.2调整证券保证金

    中央银行为控制对有价证券的放款和管理,规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在发放此项贷款时,借款人要交纳的保证金。

    2.3控制消费信用

    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发放消费信用的控制来刺激和抑制消费需求。

    2.4其他措施

    其他措施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规定禁止对房地产放款,以阻止房地产投机;规定利率上限,以减少“价格竞争”等等。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有特点,两者的政策工具不同、调节范围不同、政策的时滞也不同。因此要保证瞬息万变,情况复杂的社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运行和发展,仅仅依靠某种工具是不现实的,而必须结合这些工具的特点,更好地协调配合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各自特点要求它们在经济运行中能相互配合,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两者之间也存在的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一)、力求财政信贷综合平衡要求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要确保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离不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从社会运行的统一性来看,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同处于社会再生产资金循环或运行过程中,社会资金的统一性、货币流通的统一性和货币资金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流通性,使得财政、货币、信贷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

     因此,两个政策目标如果不能统一和协调,就会造成政策效应的混乱,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同属需求管理政策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两者实现相互配合成为可能

     财政、货币政策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货币政策管理货币供应量,而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社会总需求变动的象征;财政政策管理财政收支,其执行结果无论是赤字还是大体平衡,最终对社会总需求都有重大影响。

     可见,只有综合协调两者,才能有效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正是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具有的以上这些共同点,使两者具备了在保障经济运行中的配合基础。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证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经济目标,保证在合理限度内实现经济增长程度,同时避免通货膨胀,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能够针对经济发展中的情况,根据财政、货币政策的特点,取长补短、综合应用:

    (一)、“双紧”政策的协调配合

    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但如果控制力度过猛,容易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在“双紧”政策中,会选择采取财政盈余、调整国债规模、增加税收等财政政策,以及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货币,通过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等货币政策。经常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包括财政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中央银行采取信贷总量和固定资产贷款控制;抑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包括减少财政补贴、提高消费贷款门槛、税收调节等。1993年一季度,我国曾经出现过明显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对财政和货币政策采取了“双紧”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由于“双紧”政策是比较强烈的,长期使用这种政策必然会导致经济停滞和衰退,因此一定要因时度势,善于利用和协调财政、货币政策。

    (二)、“双松”政策的协调配合

    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即“双松”政策。和“双紧”政策相反,这种政策适宜于在货币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严重闲置时采用。

    在“双松”政策中,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包括:财政赤字、调整国债发行规模、减少税收、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流通货币、通过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等工具。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入和促进消费需求、增加财政补贴、降低税率等手段。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许多亚洲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发展,采取了“双松”的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双松”政策中必须注意如果配合不好或者放松幅度不恰当,则会引起通货膨胀,这要求我们能充分地协调发挥两个政策的特性和作用。

    (三)、“一松一紧”政策的协调配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金融体制改革 下一篇: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防范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 配合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