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论企业预算管理研究与内控管理(二)

(四)内部监督是保障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内部监督涵盖预算考核。预算考核既是对整个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也是对预算执行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比预算目标,考核预算的执行过程,界定相关部门、人员责任,明确奖惩,有效引导人员行为与实现目标的一致性。
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途径
(一)融合管理体系
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保证, 有可能全面预算管理就有可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得到运用;反之,若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就可能无法衔接企业发展目标,也无法落实到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并进行责任管理。只有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之上,将两者融为一体,构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预算管理的效果。以责任预算落实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管理责任,以授权体系和执行流程为基础构架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才会使整个管理体系发挥最大的功能。
(二)完善报告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企业的授权体系和业务流程是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遵守、执行,执行的结果如何,和企业目标有什么样的差异,都需要一个报告体系对生产经营的过程和阶段性结果进行了解。通过全面预算平台搭建企业的内部报告体系,收集、传递相关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及时反馈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将自身的阶段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汇报,加以改进,纠正偏差,在企业内部形成生产经营的适应调整机制,以保障年度预算目标的达成。将内部报告体系嫁接在全面预算平台上,可以更好地进行分阶段、分组织的目标管理。
(三)建立考核体系
预算作为一种价值的目标体系,在期末终了,对其执行和完成情况,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体现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预算考核包括对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考评,即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它是完善优化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及其业绩的评价,它实现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必要措施。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激励。内部控制也要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其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从内部控制的要素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主要从各业务流程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
(四)创新执行机制
当前实践中我国多数企业选择了以规章、准则等形式为代表的制度模式执行内部控制,即通过规章、准则等形式规范限制组织中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保证管理活动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度模式限制了管理者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缺乏与企业目标的直接衔接。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政策规范的制定使多数企业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外部“
要我控制”,内部控制更多因为外部要求存在,制度控制模式成为必须选择。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内部自身环境和管理要求,创新执行机制,选择以预算管理模式执行内部控制,做到“我要控制”。通过预算的形式规范组织的目标。在预算模式中,企业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紧密衔接,突出了过程控制,以及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内部控制也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制定出能针对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制度来,而不可能千篇一律。
(一)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二)以“协调”作为双元控制主体下企业内部的基本目标,以“约束+激励”作为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
(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例”。即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要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要有内部控制环境条件的支持,即企业文化的支撑。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面外,还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把整个内部控制信息从生成、发布到反馈,实行全过程的现代理管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谢辞
首先,我深深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两年的学习中给予我很多热情的鼓励和悉心的指导。本论文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论文选题、搜集和理论研究方面,老师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渊博的学识将使我受益终生。同时我真诚地感谢共同学习的同学们,在我的课题研究中,他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
2、纪景涛,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经济研究导刑。2010.1
3、范铁,刍议全国预算管理与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4、秦荣生,受托经理责任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谈金融企业会计改革问题 下一篇:浅议企业内部审计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企业 预算 管理 研究 内控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