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XCLW119175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一、关于成本3
(一)成本的定义。3
(二)成本的特性4
二、关于费用4
(一)费用的定义4
(二)费用的特征。5
三、成本、费用的区别和联系6
(一)区别6
(二)联系6
注释7
参 考 文 献8
内 容 摘 要
本论文从成本、消费的定义入手,分析现实生活中对成本、费用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揭示了成本与费用是两个既有相互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的会计概念,以全新的视野对成本、费用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成本 费用 概念 联系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理念和实务,一直将成本和费用问题混为一谈,即便是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反映的也仍是“费用计入成本”这一观点,即费用分摊到产品或劳务构成产品或劳务成本。不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费用,如管理费用等,则被称为期间费用或者期间成本。不难看出,这里的成本和费用所涵盖的内容基本相同。着所谓的“费用对象化就是成本”的错误观念已经在中国的广大会计人员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了,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发展。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适应经济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会计准则趋同世界潮流,也促使我们对成本、费用概念及其关系的了解和掌握也应具有国际视野。因此在“新准则“框架下,为了使企业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更大程度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同时又满足我国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对成本和费用概念及其联系作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以明确成本、费用的内涵与外延、规范两者的相互联系,了解其本质。
关于成本
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人们习惯将成本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代价的量度,即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而广义的成本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代价的量度,除指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外,还包括固定资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投资成本等。美国会计师协会对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同时成本还可分为未耗成本和已耗成本两部分,未耗成本可有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折、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借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是基于广义的陈本观,而我国财政部2000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新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1】明显是基于狭义的成本观。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研究还是会计实务操作上,成本的概念已显而易见地被用于除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以外的很多方面。在2000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这两个字被提及了三百多处,其使用范围已经涵盖了所有的资产项目,狭义的成本现已明显不符合会计理论、事物发展的需要,广义的成本观更能真正反映成本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所以,成本应使用广义的概念。
成本的特性
成本是企业资源等价转换的量度。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只有资源的相互转换或转换才能形成资本,转换是指企业之间资源的流动,我们称之为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而转化呢,是指企业资源之间的流动,我们称之为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变化,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成成本等。
成本是等价的资源转换。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化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
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资本是没有意义的。
成本的发生不会减少所有者的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换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只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形态,具体表现为:一是用现金、其他资产等支付的成本,改变的只是资产的存在方式,不改变资产总额。二是以负债方式形成的成本。是资本和负债同时以相同的金额增加,但成本的发生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消耗,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彼岸花,因而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企业发生的所有不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都属成本的范畴。
关于费用
费用的定义
费用的定义同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第33条对费用所做的定义。比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费用定义“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更为严谨、更趋向国际化。而广义的费用除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耗费外,还包括了损失。比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明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费用定义的狭义和广义之分,关键在于是否含损失,通常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形成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下的损益,是企业主动发生的行为;而损失是与利得相对应的概念,形成企业非日常的经营活动下的损益,是企业非主观能够控制的、非主观意想不到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使企业被动发生的事项,如果费用概念包含损失,一方面造成费用和损失的会计概念部分重叠且打破了费用与收入之间、损失与利得一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会混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责任”,也不利于对企业管理人员、内部责任单位和人员的绩效考评。所以费用的定义采用狭义的概念为宜。
费用的特征。
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的本质就是企业的一种资源的流出,换言之可以理解为流出的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着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且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
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发生费用有两种基本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都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企业发生的所有影响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交易或事项都属费用范畴,像股利分配,明显不符合费用定义,而只是企业权益性支出。
费用的发生时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是企业取得收入必须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这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
成本、费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费用和成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联系
一方面,成本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费用,成本必须通过“资产化”,再通过耗费过程才可以转化为费用.如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购置某项设备而发生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并构成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如果设备用于生产产品,则每期将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并构成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如果设备用于管理目的,则将各期计提的折旧费计入各期的管理费用。
另一方面费用不可能转化为成本,费用是耗费,它无对象性,我们再也不能收“费用计入成本”这一错误概念的影响了。同样我们也不能再说“费用的对象就是成本了”。长期以来,某些人正是利用人们对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故意混淆资产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达到他们随意调节利润、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
还有两者的联系还在于,成本是按一定对象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针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生产步骤等)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期末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计入当期的费用中。
费用就是费用,成本就是成本,成本只能通过“资产化”间接转化为费用,而费用绝不可能转化为成本。所以一定要将它们严格的区分,这也是会计学中的一个必然要求。
注释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郑安平,李华.《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姜玥.《会计学中支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含义及其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第2期
[5]孙丹军.《试论成本和费用概念及其关系》
[6]刘春辉.《支出、费用和成本三者的比较》.会计之友.2007第8期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郑安平,李华.《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姜玥.《会计学中支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含义及其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第2期
[5]孙丹军.《试论成本和费用概念及其关系》
[6]刘春辉.《支出、费用和成本三者的比较》.会计之友.2007第8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风险导向审计
下一篇
: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成本
费用
问题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