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XCLW120227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前言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况分析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3﹑现金流入流出量比分析
4﹑现金流量净额结构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四﹑现金流量表指标比率分析:
1﹑获取现金能力的评价指标
2﹑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
3﹑收益质量的评价指标
4﹑现金流量支付能力的评价分析
5﹑筹资能力的评价分析
6﹑其他比率评价指标
五、总结
内 容 摘 要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及结余的报表,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三大会计报表之一。它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财务报表,通过表达两个定点间的资金状态变化以及经营期间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的真正财务状况。它虽然不能取代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它是沟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补充财务信息披露缺陷,另一方面也可透视企业内部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这对于银行信贷部门对贷款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及分析方法,提出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概况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指标比率分析来透视企业财务状况的优与劣,预测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这对于银行信贷部门对贷款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了解其财务状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前言: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各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即当期确认的收入不一定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当期确定的费用额也不一定都是本期支付,从而,期末计算出的利润数额与实际的现金存量之间会有差异,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也会导致利润与现金量的不符。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对外提供的主要财务报表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各有所不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及结余的报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由于现金流量表是作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中介和补充,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金流量表是一个动、静态结合的财务报表,分别从流入量和流出量来反映现金的流量变化,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有助于评价企业收益的质量,分析、评价和预测企业偿还债务、支付利润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有助于分析、评价和预测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影响,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找出企业存在的经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况分析
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按照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性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凡是与供、产、销相关的现金流量,均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凡是与对外投资(除现金等价物外)、长期资产相关的现金流量,均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凡是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均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各部分现金流量分为流入和流出两部分,流入流出之差就是该部分现金流量净额。如不考虑外币业务的影响,这三部分现金净流量之和就是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一个财务健全的企业在现金流量上应维持一定的协调和均衡能力。如果不同性质的现金流量出现失衡,或者现金流入与流出不相匹配,则预示企业的血液系统可能出现了障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我们判断一家企业的现金流入是否强劲,不仅要观察其现金流入金额的大小,还要研究其产生现金流入的源泉是否稳定可靠。
拿到一张现金流量表,首先对其进行概况分析。比如对于一个筹建时期的企业来说,产品还处在市场开始阶段,这一时期为开发新产品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筹资,所以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均为负,筹资活动则为正;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数和负数相间的;对于一个进入投资回收期的企业来说,经营现金流量和投资现金流量为正,由于现金被用来偿债,筹资现金流量为负;对于一个进入衰退期的企业来说,市场萎缩,销售下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企业大规模收回投资并偿还债务,因此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等等。也就是说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揭示出不同的财务状况(如下表1)。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是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分析的重点,因此对现金流量的概况分析也可以利用现金流量表附表资料进一步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具体还可分析如下内容:
一是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是否有其他不正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用现金回收额(或剩余现金流量)指标。
二是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情况,主要是:(1)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净流量若为负数,说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其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2)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用现金购销比率指标;(3)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用营业现金回笼率指标。
三是分析企业资金来源比例和再投资能力,主要是企业自由资金来源和借入资金来源情况。
表1根据各部分现金流量构成分析财务状况
构成分析 经营活动现 投资活动现 筹资活动现
金流量净额 金流量净额 金流量净额
为健康成长的企业,当期经营状况良好,且能充分
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偿还债务,讲求信誉。 + — —
进入投资回收期的企业,当期经营状况和投资状况
良好, 处于偿债时期,如果现金净额为较大数额的正 + + —
数,则未能最大限度让其发挥效益。
为健康成长的企业,当期经营状况良好,多方筹 + — +
措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或寻求投资机会。
当期经营活动入不敷出,投资大量收回,或变卖 — + +
固定资产,举债经营,面临极大财务风险。
经营入不敷出,致力投资活动,如果对内投资,
属于筹建或改扩建时期。如为对外投资,企业在寻找 — — +
新的投资机会,则财务风险较大。
经营活动入不敷出,靠收回投资和举债维持生产
经营,财务陷入困境。 — + +
进入衰退期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为维持经营和
偿还债务,必须收回投资,若收回的是对内投资,则 — + —
濒临破产边缘。
经营持续稳定,投资项目有成效,信誉良好,外
部资金不时流入,该企业处于风平浪静阶段,无大的 + + +
投资风险。
当然在对企业进行概况分析时要对连续几期现金流量表进行趋势分析,不能只凭一期现金流量表就单纯判断期经营情况。如某一建筑工程公司05年1月份的现金流量表上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万元;2月份的现金流量表上则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月份的现金流量表上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0。如果只凭1月份的现金流量表分析,那这个企业已是经营亏损,还要还付一定的债务。而结合2-3月份的现金流量表则可知,该企业当期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如果现金流量净额为较大的正数,一方面说明企业当期支付力较强,另一方也说明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活动能力。但现金流量总净额大与小、正与负,并不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优与劣,因其各部分构成的意义各不相同,综合的结果不能透视其真正的状况,所以需要对其结构﹑比例加以分析。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构,可以揭示出各项数据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的相对意义。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单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
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我们通过计算三项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对经营性企业而言,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流入总量的60%以上,投资和筹资各占少部分,说明企业经营情况较好,所需资金大部分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较低的标志。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对企业运行和发展起到了辅助性或补充性融资作用,但筹资活动可能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现金流出量结构比率=单项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量总额。
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计算三项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结构可以了解现金的主要流向。对经营性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支付的现金占流出总量的60%以上,且与流入量比例相对应,说明企业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企业流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所得,且用于经营活动所耗,企业的投资活动流出主要来源于外部筹资,该企业的运行是正常的、健康的、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3﹑现金流入流出量比分析
单项现金流入流出比=单项现金流入量/单项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入流出比分析。一般该比值越高,说明现金效率越高。具体而言,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越大,说明企业经营创现能力越强。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指标须具体分析,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项目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这时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小于1,说明企业处于扩张期;若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大于1,说明企业以前年度的投资已在当年产生收益。筹资活动的流入流出比要分清筹资来源,即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与借款收到的现金。对权益性筹资而言,流入流出比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强,财务风险低;对债务性筹资而言,流入流出比大,说明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通常分析企业发展能力,还要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如果同一时期筹资活动流入量与投资活动流出量以相当数额大幅度上升时,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如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数额较大,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意味着企业没有扩张计划。
4﹑现金流量净额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净额比率=单项现金流量净额/总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净额结构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企业总的现金流量净额中的比例。通过它可以观察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余额是如何形成的。若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可反映出企业收现能力强,坏帐风险小,其营销能力反映也不错;若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投资活动产生的,这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衰退;若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筹资活动产生,这意味着企业需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未来的现金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将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指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发展趋势,从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现金流量表属动态报表,每张表仅反映当期现金流量状况,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应该运用趋势分析,了解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基本趋势及其变动情况,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运用趋势分析法通常应计算趋势百分比,有定比与环比两种。注意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应将连续多年的报表,至少是最近二、三年甚至是五年、十年的财务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以了解更多的信息情况,有利于分析变化的趋势,做出正确抉择。
四﹑现金流量表指标比率分析:
1﹑获取现金能力的评价指标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额。该比率反映1元销售收入能够得到多少净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创现能力越强。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每股所产生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则企业盈利能力及支付股利能力就越强。同时该比率也反映企业最大的以现金分派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对外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创造现金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就越高,创现能力就越强。用该指标评价时应注意结合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
2﹑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起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更能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理论上说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流动性越好,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比率达到或超过1,表示企业靠现金就足以偿还流动负债,这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安全的,我们应敏锐地关注该指标的变化。但同时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该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会使企业获利能力下降。
(2)现金全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负债总额。该比率反映企业使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它是评价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企业破产的重要指标。理论上说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债权人的风险越小,因此该比率也是债权人较为关注的指标。同样该比率也不是越高就越好,其比率越高,表明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越高,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未能被很好的利用,不能在运动中增值,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3)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该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比率。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不足支付到期债务及利息,需要出售短期有价证券或增加短贷款来预予以解决。
(4)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每百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可以偿还短期负债,是最直接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是对速动比率的补充。理论上说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有保障,但过高则说明企业货币资金的闲置。
3﹑收益质量的评价指标
(1)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非付现费用包括:提取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无形资产摊销等。这些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若少计,收益会增加却不增加现金流入,会使收益质量下降。该指标对于防范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决策失误有重要作用。利用该指标有利于洞察实情。理论上说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净收益质量不高;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收入之间差距较小,净收益有足够的现金保障,净收益质量较好,从长期来看,该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是否正常,能否持续经营的参考。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基本指标。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指标,是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编制的,利润质量往往受到一定影响,它并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现金,但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进行对比,就可以对利润质量进行评价。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这种情况下,则会出现账上盈利,现金却十分短缺的尴尬局面,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4﹑现金流量支付能力的评价分析。
(1)支付现金股利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理论上说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保证程度越高;反之,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低。
(2)每股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该指标表达了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越为股东所接受。
(3)强制性现金支付比例=总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入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该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
5﹑筹资能力的评价分析
对筹资能力的评价分析指标是外部融资比例。外部融资比例=(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筹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该比例反映企业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或经营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这一比例越大,说明企业的筹资能力越强。
6﹑其他比率评价指标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值/(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的平均值)。理论上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金自给率越高。若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的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是靠外部筹资来满足资金需要,外部资金供应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所以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
五、总结
同其它任何分析一样,现金流量表分析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现金流量表中大量数字是综合性的,而有些经营活动无法用数字来表示,鉴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要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健康,以便做出正确抉择,在解读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情况时,还应注意“三个结合”:第一,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分析相结合。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起着纽带作用,所以在对企业整个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将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形成的财务指标与现金流量相关项目、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的一部分内容构成,分析时,要结合利润表中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在营业利润中的比重情况,判断其经营状况。如果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较大,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其他业务利润比重偏大,则要看其是否有转产计划:有转产计划,分析其是否具有竞争力;无转产计划,分析其是否丧失生存能力。再如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来源于收回投资及收益和处置长期资产,分析时,结合利润表中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内容判断其财务状况,如果投资收益数额占该项流入数额较大,说明企业能准确把握资金市场脉搏,有效利用资金;如果处置长期资产占该项流入数额大,则要看其是否有更新改造的计划,有更新改造计划,说明企业有发展潜力;无更新改造计划,则说明企业已经到了变卖固定资产,濒临破产边缘。另外在进行分析时不仅要充分理解报表上的信息,还要重视企业重大会计事项的揭示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审计报告,而且还要考虑国家宏观政策、国际国内政治环境、所处行业的情况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揭示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收益质量高低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成绩和问题。第二,注意单一分析方法与多种分析方法使用相结合。以上所述的各种方法因切入点和作用点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为此在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时,努力做到多种分析方法并用,以达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分析质量。第三,注意纵向比较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相结合。在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时,不仅要重视纵向比较分析,而且要注意与横向比较分析的结合,通过与同行业中的先进企业或条件相当的企业横向比较分析,以客观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由此可见,做到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分析结合,无疑将对提高现金流量表分析的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①李文陆、马四海、王英辉主编:《解读财务报表》,中国物价出牍社。
②胡世强主编:《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阅读分析技巧》,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③李秉成,田笑平,曹芳,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25~29
④李常青,余玮,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J]财务与会计,2003,(4):34~45
⑤李胜腩,现金流量分析思路控析[J],工业会计,2003,(9):44~4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探析
下一篇
: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现金
流量表
财务分析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