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析
XCLW121176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提出………………………………………………………3
二、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4
(一)社会责任成本的范围难以确认……………………………………………4
(二)社会责任成本难以计量……………………………………………………5
(三)社会责任成本难以补偿……………………………………………………6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7
(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忽视……………………………………………………7
(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信息收集不全…………………………………………7
(三)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的系统考虑 ………………………………………8
(四)相关法律条文不健全 ……………………………………………………8
四、促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对策………………………………………8
(一)建立信息强制披露机制 …………………………………………………8
(二)完善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 …………………………………………8
(三)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 ………………………9
(四)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9
(五)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10
内 容 摘 要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仍然会选择逃避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可以设想,使用相同技术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他们的生产成本应该是相等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可能是两者的生产成本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有部分企业丝毫不考虑社会责任成本,眼前利益必然大于长远利益,显然,这是得不偿失的。本文从就我国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成本的范围确认、计量和补偿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成本核算时对责任认定的忽视、信息收集的不全面、缺乏系统性考虑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的不健全等具体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信息强制披露机制、完善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加强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等5条建议。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成本核算 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提出
1819年,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弟(Simondede Sismondi)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成本”这一概念。他在评价社会以慈善机构和医院形式资助失业人口中的贫困和疾病问题时指出,雇主应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解决就业、疾病和老人生活保障等社会负担,并提出企业应承担由于废物排放等“不当节约”行为所造成的他人或社会的成本。这是“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萌芽。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他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环境的变迁,各国经济制度的转化以及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诸如劳工、环境污染及人权等颇有争论的问题,使得各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已绝对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股东获取最大利润,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社区等其它相关者的切身利益。要保护这些利益相关者合法、合理的权益,企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热,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已被商业界、社会学界、企业法学界广泛使用,不少美国企业将自己标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者。而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管理体系认证也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发生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关系到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活动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甚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支出。企业职工既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主力军,又是企业维持经营所需的后备员工的生产者和抚养人。企业为了自身的持续经营,理应为职工提供供养自己和家人所需的条件和待遇。具体包括: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美化;福利待遇的提高;为职工创造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2、提供满意产品或诚信服务的支出。企业必须把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不做虚假广告,努力做好产品的社会咨询和售后服务工作,使顾客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企业发展应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应当危害维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要素(如水、大气、土壤、生物等),并把不利影响降低到该要素可以承受的限度内。4、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支出。企业应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主体。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仍然会选择逃避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可以设想,使用相同技术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生产成本应该是相等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可能是两者的生产成本存在很大差异,因为部分企业丝毫不考虑社会责任成本,眼前利益必然大于长远利益,显然,这是得不偿失的。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二、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企业在进行相关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社会责任成本的范围难以确认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成本的涵盖面应当尽量全面,即尽可能包括一切相关成本。然而,对企业及其经营环境认识的有限性导致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难以被全面认识。因此,企业适当的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成本是不可能被完全确认的。如前言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对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及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的支出。完整的社会责任成本确认具体应该包括:
1、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确认
具体包括招募费用、技术培训、工薪水平提高、职工福利的改进、劳动条件的保护、企业环境的美化、员工交流等方面。一个企业的形成发展与他的人力资源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满足了劳动者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这些劳动者又能够在未来会计期间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作为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树立对劳动者的责任观,既是权利更是义务。
2、企业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责任的确认
该类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年限、产品安全性、社会咨询和售后服务等。这涉及到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即产品或服务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性、社会咨询服务、广告的忠实程度等,企业是否有意在这些方面努力,去创造并维护顾客的满足。
3、企业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确认
企业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区范围内的,因此,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社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活动,如排放污染、资源浪费等对社会造成了各种环境破坏,应纳入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范畴。另一方面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改善与保护生产环境投入资源,给社会带来的已经实现、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如财务上所反映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等,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
4、企业对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责任的确认
一方面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为发展公共事业、市政建设、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提供财务支持和捐赠等。另一方面它指企业因经营需要而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或其他社会经济事项对所在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需承担的责任。例如,企业兴建公路,兴建娱乐设施,向地方纳税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责任成本难以计量
虽然有些成本效益可以被明确定义,却无法用货币可靠计量。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会使企业的形象受损,但是这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在目前的会计理论体系下根本无法可靠估量。但较为合理的做法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计量
人力资源投资支出是一个会计实体为了取得、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历史成本法。有的公司回购本公司的股票,然后在员工股票期权行权时向员工发行。在这种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股票期权的基础,把股票的历史成本和将这些股票出售给员工所获得的资金之间的差额作为企业发行员工股票期权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是以工资为计量依据,其计算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并非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第二种,未来收益法。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在于其能提供未来收益,因此将企业各期未来收益折现,然后按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将企业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未反映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即工资部分,因此也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
2、企业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责任的计量
在此方面可以选用文字叙述法,将企业履行提供产品和进行售后服务的社会责任情况通过文字表述出来。也可以选用评价法,使评价者了解被评者的受偿意愿,即如果产品出现售后问题,企业是否愿意承担相应责任以及如何承担,也使企业对自身该类社会责任活动发挥的作用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加以综合衡量和评价,以确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终贡献。
3、企业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计量
生态环境的计量可采用两类方法:第一种,收益现值法。将资源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为现值,作为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收益现值法体现了资源性资产的特点,考虑了资源的状况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易于被按受,但一些数据需要预测,主观性强。第二种,市价法。直接运用货币价格找到相似的资源,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引起的,并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测算。市价法考虑了供求关系和资源状况,比较客观公正,但比较难于找到相似的资源,且易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4、企业对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责任的计量
以前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由于缺乏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准则和指南,以至于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甚至不真实的问题,且基本上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次要求企业以货币形式披露企业除税收、职工待遇以外的社会责任,这就使得企业对所在社区社会责任的计量尺度转变成了货币量。由于企业以前或本期的投入引起所在地社会福利的增加,如捐赠等事项,在计量方法上与其他不同,体现为企业人、财物的投入来直接增加社会福利,而企业核算以前或本期的投入采用历史成本,因此,适宜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
(三)社会责任成本难以补偿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补偿问题,必须谨慎。这是因为,企业必须对造成的影响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在那些不是由企业造成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责任领域,其行动的权力和义务却要受到其能力的限制。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消耗成本,这些消耗可能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即妨碍企业为社会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首要责任的履行,所以需要慎重考虑。另一方面,承担超出自身义务的责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职权,这些职权可能使企业沦为社会批评的对象, 即对某一地区或行业实施干预或统治,这也将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而同样需要深思熟虑。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不能承担其自己造成的后果以外的社会责任,而是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能力,即衡量承担这些责任是否会损害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忽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新一轮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绝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奉献出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积极关注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公众形象问题,也不仅是企业经营者道德良知的问题,而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责任忽视的企业却很多。远的不说三鹿奶粉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瘦肉精事件……,最近最热门的是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表现就非常让人失望,面对公众希望通过信息公开想要了解的基本事实包括溢油点的情况,包括现在油污污染面积以及可能产生的后续损害等等。这一系列的事实到目前为止,基本上都拿不到准确的信息。
(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信息收集不全
这里所谓的“不全”,是相对性的,即企业一般会选择性地披露信息,而将不愿意公布的信息归因于“信息收集不全”。这是因为在目前,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采取自愿披露的形式,披露的内容主要有:关于职工保护、环境保护、商品质量、社区关系、慈善捐助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具体时间安排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披露的自愿性,多数上市公司尚未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随意性、临时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水平也较低,且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文字内容完全由企业内部的公关、宣传部门组织、策划和实施,与企业的财务部门完全隔离,因而在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公正性等方面常常受到报告涉及的相关方的质疑,缺乏公信力,更不用说能让会计部门进行计量核算了。
(三)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的系统考虑
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如何创建和谐社会,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因此社会责任成本必须要从宏观经济视角,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而并不是局限在某个企业本身的范围内。
(四)相关法律条文不健全
我国政府目前尚未出台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准则、规则或规定。虽然在企业法、税法、合同法等法规中有些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但对于其付出的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揭示与核算却没有任何规定。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科目。导致的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但相关的成本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体现出来。这不但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和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促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信息强制披露机制
为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信息披露机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在企业报送材料和年检中通过强制信息披露机制,向社会传达企业的债务情况、企业内员工权益和保护状况、商品质量及消费投诉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社区关系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二)完善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
在目前情况下,制约社会责任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工作进程的首要问题是会计核算方法的问题,社会责任成本计量的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观状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践中主要运用成本体系和效益体系进行计量。核算企业履行职工责任的成本,主要采用直接测算法和以单位工资折算的方法;核算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除了可以采用直接测算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修正人力资本法等进行折算;核算履行公共社会责任的成本,可以采用直接测算法,市场价值法和以单位工资折算法。对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核算时,企业可以采用效益计量体系:经济效益的核算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非经济效益的核算采用社会调查法和专家评估法。另外,必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便于日常核算,这是实现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
借鉴西方国家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会计的经验,建立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必须由政府统一立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制企业执行。我国应针对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现状,今后应加大立法力度。会计管理部门应从我国现实出发,尽快制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准则,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做出规定,以指导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社会责任会计有法可依,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与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具体做法是:
1、修改《会计法》。将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2、健全会计准则。将涉及社会责任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
(四)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是在对社会责任观念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树立全新的社会责任观念。即鼓励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既要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的整体效益,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避免把二者对立化。另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还应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促使企业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关键在于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如环保意识、人本意识等。在目前社会矛盾较突出,国家财力顾及不到,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的条件下,鼓励和促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履行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善举”,而是企业要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社会责任会计主要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披露,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与监督和专项社会责任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全面性、合法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评,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社会意识,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改善职工福利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这也为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 考 文 献
1、A. Berle,Corporate 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Harvard Law Review,1931
2、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第3期
4、毛洪涛, 张正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述评》,《科学决策》,2009年第8期
5、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6、宋献中, 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探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企业
社会责任
成本
分析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