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XCLW133187 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明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两者关系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区别
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必要性
建立良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总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准则指导下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时常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为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具体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存量的准备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第1个具体准则出台以后,截止2001年底,我国一共出台了17个具体准则。2000年底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故可以对阶段进行严格划分:《企业会计制度》出台后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第1号-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同时,还陆续的颁布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即“两则两制”)。中国会计制度出现了准则和制度并存的“双轨制”局面。关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财政部会计司的解释是:“目前我们采用的模式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制度准则将同时并存,企业处理的各项业务,若会计准则已做出相应规定的,以准则为准,若会计准则没有做出相应规定的,则仍按统一会计制度进行处理。会计制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后,最终实现统一会计制度到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正确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会计制度侧重于如何记账,会计准则是就某个要素或经济事项的不同情况,规定如何处理核算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从长期看,会计制度是一定时期的过渡办法,在我国现阶段,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并存,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必须做好两者相互协调与配合。 会计准则是翻译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两者的关系是不分离的,而是并存的,从发展角度看,两者最终会实现统一。
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在会计界引起了就、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很多讨论,怎么看待两者的关系,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毋庸置疑,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两者关系,无论对会计研究还是对会计实务操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两者关系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层次和结构问题。随着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嗣后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与陆续颁布,使得会计准则已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引入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使我国原有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工作)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在原会计规范体系中多了一种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在新的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准则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了会计准则以后,会计制度又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制度还是会计制度指导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还是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对会计理论尤其是现行会计实务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着我国会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从我国目前发布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来看,其规范内容大体上遵从这一国际惯例,有关记录方面的内容则交由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两者都是对企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规范,内容上并无不必要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区别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明确我国实施会计准则的意义以及对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有必要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指在加强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会计规范处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件,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制度,爱国家法令和制度的约束。一般来说《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本身是配套使用的。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
1、规范的目标不同。
会计的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e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量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不可能。
2、试用的范围不同。
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必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的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
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可操作性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企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
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低。
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层次不同。
准则和制度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必要性
我国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各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各个企业都有自行制定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会计制度,那么,五花八门的信息将不利于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使用。因此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基本规范,使各种信息真实可靠、统一可比,这个基本规范就是企业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可以保障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作出的最基本的遵循标准,以此为基础而制定的会计制度均应包括这些最基本的标准从而使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统一性、可比性、可靠性。
会计制度的会计准则的具体运用,为补充会计准则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会计准则的理论色彩太浓,可操作性程度差,影响指导会计实践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会计制度的制定和运用来补充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准则,通过会计制度中对各种会计事项操作的补充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准则,避免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某些不具体、不便操作的规定,又可以克服某些规定不可行、太繁琐的问题,使得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指导会计实务。
会计制度可以保证会计准则的目标性与科学性,会计制度在具体实践中之执行时,对会计实务带来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总结与概括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并将其体现在会计准则中,反映会计活动的规律性,只有真正反映会计理论基本精神的会计准则,才能在规范会计工作中产生积极的效用。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同时并存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比较精简、概括,不能将不同行业的所有情况都进行规范,又加上我国的会计工作在传统上已经习惯于按部就班,会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如果国家只制定一个会计准则,由企业自行制定会计制度,则必然会发生一些乱子,只有等到我国的法规制定度、人员素质提高,才能可以考虑取消行业会计制度,而只剩下会计准则由企业根据准则自行制定的会计制度,同国际惯例完全接轨。
四、建立良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本着“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对于那些新出现的业务或急需加以规范统一的业务应尽快加以规范,进一步深化具体会计准则内容,加强其可操作性,从已发布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等几份具体准则来看,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比较好地实现了准则与制度的结合,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就指南部分看,有些方面的详细程度甚至超过了行业会计制度,当然,并不是每项具体准则都能做到这样,还有在内容上进一步细化的必要。积极为具体会计准则的重任,具体会计准则则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与国际惯例的衔接紧密,且与中国很多经济法规不够协调,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负责人有着较深的会计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敏锐的判断能力,同时,应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培养,使其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准则执行情况的审查和咨询工作。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会计准则最终是靠广大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准则的定位和实施质量,因此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对会计资格考试进行重大调整,改革和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使广大财务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具体准则的精神和内容,为准则的贯彻实施做好人员素质上的准备。集中力量,精心设计和制定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应当拟定贯彻、落实准则的实施方案及对实施准则单位的验收标准,准则的制定和发布机构在具体准则实施前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计划,制定准则的实施标准和验收标准,对怎样才能真正贯彻准则、怎样才算真正贯彻准则做到心中有数。
总论
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它可以保证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而会计制度是会计准则的具体化,它可以补充会计准则的完善性,保证会计准则的目标性与科学性,企业应当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共同规范与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安越 2014-11-18
[3]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4]林远明.浅析新会计准则特点及实施影响[J].财经界(中旬刊)
[5刘敏.邵国利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异同分析[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09(3
[6]董永锋刘金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现状对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2011(01):16-17
[7]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
[8]冯淑萍.关于建立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
下一篇
:
关于当前中国税收信用体系建立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会计准则
会计
制度
关系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