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XCLW134203 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二、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四、 关于加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五、 结束语
内 容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阐述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最后关于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几点建议。
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规定,也是修订后的《会计法》在原《会计法》第二十三条关于“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规定的基础上充实、强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依据财政部1996年6月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
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因此,会计人员要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荣誉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法规
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帐、算帐、报帐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三)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同时,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四)客观公正
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五)搞好服务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会计工作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因此,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六)保守秘密
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同时,作为会计人员,还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获取他人的秘密。
二、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6年,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说,违规套取和使用资金问题还时有发生。主要是:司法部和国土资源部环境监测院、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6家所属单位通过重复申报项目或多报人数等方式取得财政资金6694.59万元;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37家所属单位有9.24亿元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如昆明海关将走私物品处置收入1197.95万元存放账外,用于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此外,还发现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政府采购不规范等问题,涉及金额61.33亿元。由此可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仍是我国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我国各种会计造假现象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不少会计人员不熟悉法律法规,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重视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在实际工作中,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有83.13%甚至更多的会计人员,舍弃了职业道德。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原则,选择了个人利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这使得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二)会计专业素质不高
在我国1000多万财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只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由于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不熟悉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专业技术能力也不扎实,不能胜任会计这个职业。这导致了会计实践工作经常出现会计信息差错和遗漏等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出现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 、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现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三)尚未形成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我国目前只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可行的要求,但是对于企业会计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依然是以法律、法规的方式提出,比较抽象,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化体系,这也导致企业会计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普遍缺乏操作性的重要原因
(四)成
1、利益驱动
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事实上,所有的会计信息造假活动中都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利益关系,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因为利益的诱惑和人性的贪婪,会计人员对信息进行造假,充分暴露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例如,企业为了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或取得财政补贴等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还有企业个别负责人为了获得升职、加薪、奖励等方面的个人利益,也会产生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强烈动机。这些利益诱惑因素的存在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考验的试金石
2、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1)会计基础本身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从而产生了大量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这为会计从业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使得造假活动更加隐蔽。例如,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授意,采取故意提前或者延迟确认收入、费用等方式来高估或者低估收入和费用,调节和操纵利润。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3)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新会计政策的落实也存在着时间落差,这些都会给企业的“合规”造假活动提供时机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造假泛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纵观会计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总是与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相关联。
同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各项会计监管制度还处于建设之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这些漏洞都成为会计造假者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如果会计人员只简单的遵守会计法律制度,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缺失。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
在当今现实社会中,很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行为,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要用会计职业道德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四、关于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建立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良好的会计环境的建立需要内外部环境的两方面协调,需要社会和谐大环境的净化。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去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还要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结束语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会计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贯彻不仅仅是通过外力即法律法规或道德的约束,同时要通过职业会计人员道德自律机制的自我调解、自我约束、自我判断而形成的内在需要,从内到外,从纵到横,实现作为整体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会计人员个体道德的统一。
参 考 文 献
1、沈渭平.试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西部财会月刊,2010(02)
(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延安 716001)
2、崔秋霞.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途径.经济师月刊,2006(12)
3、徐歆.论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7)
(作者单位: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
浅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会计
人员
职业道德
建设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