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比较
XCLW167581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比较
一、会计要素定义的比较3
(一)、资产3
(二)、负债3
(三)、所有者权益3
(四)、收入4
(五)、费用4
(六)、利润4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5
三、国外有关会计要素划分的借鉴………………………………………………………………5
四、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改进5
内 容 摘 要
会计要素是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会计要素和国际会计准则(IASC)对会计要素的划分和定义进行比较找出各自优缺点,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会计是应用经济学一个分支,把有关企业经营和理财活动的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伴随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求而产生并发展的一项管理活动,因而我们应当把国外会计中一切好的经验引入、利用与借鉴。社会在发展,各方面企业、行业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从而会计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完善以满足从事经济交易的人们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国际化,会计自然也跟上了发展的步伐,但会计笼统来分析与国内会计乃至国外会计,全世界的会计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会计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会计制度,每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实务都是经济、历史、制度和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比较有助于我们吸收借鉴国外好的经验以促进我国会计改革。
关键词:会计要素;国际;中国;比较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比较
一、会计要素的比较
(一)、资产
1、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定义
根据1992年12月2日庄恩岳主编的中外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析和定义六大要素在国际会计准则与条例中的区别。
资产是指由以往事项发生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渴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按照这一定义资产的特征可概括为三方面:第一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第三,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2、条列中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定义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增加了“过去的交易、事项的形成”;第二,增加了“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三,取消了“能以货币计量”。变化后的定义从理论上保持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高度概括了资产的基本特征。
3、美国财务会计中资产的定义
根据1996年刘兴云著中西会计比较研究。资产是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可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这“未来经济利益”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美国财务会计提出的资产三大特征:第一,资产包含未来经济利益,其中,未来经济利益表现为给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能力;第二,企业能从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或控制别人得到这种利益;第三,引起企业获得这种利益、控制别人获得这种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已经发生。这一定义与我国的新会计法定义相近其本质也相同。
(二)、负债
1、国际会计准则负责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于以往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的现存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外流”。 特征可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负债是企业现存的经济义务,该义务是由过去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第二、负责将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负债的清偿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条列对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条列中负债的定义基本和国际会计准则负债的定义基本相同,其特征也就是:第一、负债是企业现存的经济义务,该义务是由过去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第二、负责将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负债的清偿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美国财务会计中负债的定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负债定义为现在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等。该义务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表现为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刘兴云著。中西会计比较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三)、所有者权益
1、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在企业的资产中扣除全部负责后的剩余权益。”根据这一定义可
以看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剩余权益,即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该
利益归企业所有者拥有,会计恒等式中将所有者权益表述为:所有者权益=资产-
负债。
2、条列中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既说明所有者权益属于企业所有者,又表述了其金额为企业的剩余利益。
美国把所有者权益称之为“权益”,认为“权益是实体在资产减去负债后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对权益的定义与美国完全相同。
(四)、收入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会计理论界一般认为广义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狭义的收入仅指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国际会计准则中收入的定义
这里的收入是指广义的收入,则是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由资产流入、资产增加或是负债减少引起产权增加,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出资有关的类似事项。美国财务会计中收入的定义:“收入是由于生产或制造商品、提供劳务及其他构成企业当前主要或中心业务,而带来的资产流入或改善以及债务的清偿(或两者兼而有之)”。
2、条例中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
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既指出收入产生于
企业的日常活动,收入会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
(五)、费用
1、费用是与收入相配对的一个会计要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所列示的费用要素是与收益要素相配合的广义费用。
其定义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费用形式表现为由资产流出、资产递耗或是发生负债引起业主产权减少,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分配有关的类似事项。”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比如:销售成本、工资和折旧。
2、美国财务会计使用了狭义概念的费用要素。费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仅指正常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
3、条例中费用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六)、利润
1、在国际会计准则框架中没有把利润明确单独定义。利润是一个差额,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取得的广义收入超出广义费用的部分。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利润的定义可理解为广义的利润,是收益与费用的差,不把利润作为一个要素也不影响确认。美国FASB也未给利润定义,但利润作为会计要素在数量上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按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配比出的利润是美国FASB所倡导的全面收益的概念,美国FASB将综合收益定义为:“全面收益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化”。
2、条例中利润的定义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从这也可以看出国际准则中利润的定义与条列中利润的定义基本一致,一是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对利润单独定义,不明显存在于国际接轨的问题;二是利润要素的含义在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符合我国国情,成为中国会计特色之一。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三、国外有关会计要素划分的借鉴(一)美国会计要素的划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论财务会计概念第6辑———财务报表的要素》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总收益、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十大要素。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划分
国际会计准则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产权、收益和费用五大要素;其收益要素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费用要素包括日常生产经营费用和损失。
四、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改进
根据2001年9月乔玉洋从会计要素的国际比较中引发的思考。
会计要素的确立主要取决于实体的经济活动特征和投资者等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确立会计要素,目的在于规范对会计核算对象及其规律(表现为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关系是各种会计方法建立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包括账户、复式记账、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等,而会计方法的运用又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因此,会计对象要素的界定,既影响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又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可对我国目前会计要素设置方法进行相应改进:1、对目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的设置维持不变,而变化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者要素合并为“损益”要素。2、将“损益”具体化分,分为“经营性损益”和“资本性损益”。前者经营性损益涵盖企业会计准则定义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收支资本性损益主要对应于投资损益。因此,建议可将会计要素设置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性损益和资本性损益五大类。
结束语
会计要素实质上是一个包括多层次结构的整体概念,在这个结构整体中,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相统一;存量要素与流量要素相结合;基本要素、次要素、支要素分三个层次相互关联。
按照会计要素结构的理解,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无非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内容。其主要反映“基本要素”内容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基本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般而言,以基本要素为基础建立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以次要素或支要素建立的财务报表其可变性较大,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即是证明。当然,为适应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将不断变革,但其理论基础仍将是上述会计对象要素框架结构。以上会计要素定义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特定主体为主语,以经济效益为主线,既揭示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又阐明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S]. 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2]庄恩岳主编。中外会计准则比较[M].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12.2
[3]王德升,白繁鲁,阎金锷主编。国际会计[M].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4]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S].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5][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6]葛家甜、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7]唐国平。会计要素及清算会计要素[J]会计研究。1999
[8]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
[9]刘兴云著。中西会计比较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0]乔玉洋。从会计要素的国际比较中引发的思考[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9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下一篇
: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的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会计
要素
-----
比较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