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View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pendency 中文名 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来 源:《China’s Foreign Trade Dependency》 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出口GDP率占世界总出口中的份额,已经增长远远超过了过去的20年。即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1978年,中国的出口仅仅只占GDP的5%。到了1998年,数字已经超过了20%。相似的,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已经从1978年的%0.78上升到了1998年的3%。然而,除了1994年外,中国超过过去20年的出口依存度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显著的低于西方和亚洲的东南方。 大国的经济有更低的外贸依存度的趋势,因为很大的国内市场和资源。实际上,一些中国学者暗示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比美国,日本,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高了。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一个更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导致资源的流失。然而,可能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被高估了。 根据世界银行专家,中国的非贸易产品价格被低估了。在调整了同等购买能力基础上的中国的GDP之后,国家的贸易依存度降了10%个点,仍然高于印度但相似于巴西。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最大的弱点是它的外贸依存度,中国现在声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车间。需要去理解的是中国生产的市场,它为国外生产代替了国内的市场。实际上,中国再经济发展中最大的弱点是它的外贸依存度。 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治最近的不合理行为超过了在纺织中的贸易战争是北京的不安全感中的一个很清楚的显示。结果显示它认识到最大的弱点是中国的经济外贸依存度。 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数和GDP的百分比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外贸的依存度归因于一个国家依靠外贸经济的程度。在这种假设下固有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诸多元素。特别是它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关系。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进出口在逐步的扩大。在2004年,中国记录显示,1.65万亿的GDP和1.15万亿的外贸总量。导致了贸易量和GDP比率是70%。中国的70%出口是和外贸相关。这表示自1978年开始一个60%的增长。中国已经变成了最大的出口潜力的国家。相反,在1980和2001年间,美国,日本,印度和德国在外贸的依存度的范围在14%和20%的范围内。它显示,中国过多的依靠外贸,这点区别于别的国家。 艾,中国是不能克服这个已经被清楚认识到的弱点的。我们认为过多的依靠外贸是为中国经济复苏寻找出路的唯一选择。除了坚持被认为东亚虎这一经济模型外别无选择。(香港,新加坡,韩国南部和台湾)和我们国家相似的。通过从事一个出口驱动和贸易战略来实现高增长。在这个情况下,外国资金和外国经济关系是建立在相对优势的经济理论上的。(这显示了为什么它对于两个国家的贸易是有益的,即使他们中的一个能比另一个生产的更便宜。) 根据这个理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生产的出口的货物比其它国家便宜,进口货物将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能最大化国际劳动力分工的效能,然后用它去有利于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艾,这个模型为东方虎带来好处,可是它的应用却在中国导致了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这暗示是中国的增长势头和对国际市场过多的依靠在世界经济是上是空前的。新加坡,南韩,台湾和香港经历了短期的快速增长,却快速的赶上了其他的工业化国家。但必须记得的是这些国家或区域的经济规模是从小开始的。这个世界确实证明了大经济,像美国也是从次发达国家开始发展成为一个主导的国家的。 但是,美国有一个具有相关恒久不变的市场需求的稳定的国内市场。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购买能力仍然很低而且消费需求也还没有成为现实。 有两个理由,这竞争优势模型在中国不能成功。一方面,中国竞争优势的热情追求导致了在一些工业上的过度生产。结果,生产的货物太便宜。另一方便,中国没有一个成熟的国内市场,能为了维持这个经济去创造需求。因此,中国的货物必须卖到国外市场。中国的进出口表现了在世界贸易中一个如此巨大的份额,它的价格扭曲了世界市场。应该被注意到中国已经集中了进出口贸易对一些国家和区域,即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是大约50%的总贸易量的三个原因。因此,任何货物,中国倾销到这三个市场将创造压力,可能不能维持很久。中国依靠国外市场的需求来支撑经济和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种依靠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不能长久。它将和其他国家的利益相冲突。在纺织品上的贸易战争只是一个摩擦的开始。因为中国货物的过多供应将肯定会导致市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