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上海市投资效益及科技贡献率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实证研究(八)
由于本文的投入产出分析没有考虑动态因素,故而偏低。
五、上海经济的科技贡献率分析
(一)利用投入产出理论测算的科技进步率约为20%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有X= ( I – A ) –1Y , X是产出向量,Y是最终需求向量,( I – A ) –1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X、Y、( I – A ) –1 都随时间变化,不同时期的消耗系数矩阵是一系列的因素尤其是技术变动的结果。
假设不同的时期存在不变的最终需求,由于这些时期中不同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因而产出量也将由于消耗系数的不同而不同,在这里,产出量的变化完全是由消耗系数的不同而引起的,而不同的消耗系数又可以看成是技术变动的结果。因而获得的不同的产出量在这个意义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技术变动,从而取得这一时期技术变动的衡量。
另一方面,总产出的变动不可能完全有技术变动来解释。在投入产出理论中,总产出是完全消耗矩阵与最终需求向量的乘积。从这里出发,可以将总产出的变动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变动由技术进步来解释,另一部份由最终需求的变化来解释。在投入产出理论中,它们完全解释总产出的变化。即:
X2 –X1 = ( I – A 2 )-1 Y 2 – ( I –A 1 ) –1 Y1
= ( I – A 2 )-1 (Y 2- Y1 )+ [( I – A 2 )-1–( I –A 1 ) –1] Y1
式中,( I – A 2 )-1 (Y 2- Y1 )是总产出的变动中由最终需求解释的部分;[( I – A 2 )-1–( I –A 1 ) –1] Y1是由技术变动解释的部分。
用上述方法对2000年和2002年上海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初步分析,经过部门整合,仅列出30个部门。把2000-2002年总产出的变动分解成如下两个部分:
X02–X00= ( I – A02 ) –1 ( Y02 –Y00 ) + [( I – A 02) –1 –( I – A00 ) –1] Y00
式中,下标00和02分别表示2000年和2002年的产出、需求及投入产出矩阵。[可用1997年表试试。]
测算上海2000年-2002年的技术进步结果,详见附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
1、技术进步在各个部门的影响不一样,虽然总产出从2000年到2002年都在增加(除煤炭采选、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公用事业外),但技术变化使一些部门的产出上升,一些部门产出下降。从2000年-2002年社会总产出增量为3319亿元,由技术变化导致总产出的绝对变化量为676亿元,它占总产出增量的20%,由最终需求变化而引起的产出的增量是2642亿元,占总产出增量的80%。
2、从绝对变化来看,技术变动使煤炭采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电力、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和金融保险等部门的产出下降(见附表1中(3)),使三次产业的产出分别增加17亿元、562亿元和97亿元。从相对变化来看,第一产业技术变动引起的产值增量为52%,第二产业为29%,第三产业为7%,这说明上海经济中农业的技术影响最为明显,第三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还有待提高。
总之,从上述结果可以认为,从2000年到2002年存在技术进步,可以把它所解释的总产出变动的比例作为一个衡量的指标。但由于投入产出理论本身建立在一些较强的假定上,而且本文只利用了2000-2002年的投入产出资料,这两个时期比较接近,再加上没有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得到的结果也有局限性。
(二)用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测算科技投入对上海GDP的贡献率约为29%。
由第四部分知上海1991-2001年的增长速度方程为y = 0.06 + 0.23k +0.38 l,技术进步率λ=0.06;科技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63%,比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的结果高近9%,这是由于投入产出法只考虑了2000-2002年的科技进步情况,数据偏低。故而采用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的结果作为参考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即认为科技投入对上海GDP的贡献为29%。[这里可插入脚注,说明本研究结论与其他研究结果差异的可能原因。]
六、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为:
第一,上海经济近几年主要由投资拉动,在不考虑科技进步的情况下,投资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稳定在50%左右。但由于投资规模已接近饱和,投资对上海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第二,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比第三产业要高,在投资取向上应向第二产业倾斜,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优先发展资本与知识要素比较密集的制造业。
第三,在第二产业中,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部门对上海GDP的贡献较大,应优先发展这些部门。
第四,世博会作为将来投资的重点,对工业部门的影响最大,所诱发的增加值约占总数的54.4%,其次是非物质服务生产部门,约占19.5%。在制造业各部门中,影响最大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含炼钢、炼铁业),诱发的增加值额为110.69亿元。
第五,科技进步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明显,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包括投资、消费和净流出在内的最终需求对上海GDP的贡献率为70%。
所以,综上所述,要实现上海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
以“世博会”召开为契机,拉动上海民间投资。
“世博会”的举办将增加上海的诸多投资机会,为此,上海应该扩大投资渠道,更多的依靠民间投资,开发、利用民间投资的潜力。政府投资受到资金来源渠道、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等诸多限制,投资机会有限、投资风险偏高,而对于上海这样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储蓄率高、周边城市民间资金充足的地区,民间投资的规模潜力巨大,况且,民间投资具有方式灵活、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偏低等优点。在保证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利用“世博会”带来的投资机会,创造多种投资方式,吸引民间投资,扩大投资规模。民间投资向产业转移能增加企业人均增本占有量,提高资本产出效率,然后投资转化为需求,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亦具有积极作用。
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投资的集中度和投资效益。
尽管第三产业对城市的面貌、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推动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并为之服务。在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房地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情况下,政府投资应及时向第二产业倾斜,以发挥第二产业的高效率,进而带动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要引导企业对主业的投资力度,避免出现类似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因大量资金流入非生产性领域而酿就的“泡沫经济”现象。事实上,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和拟发展的生物医药、造船、建材等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只有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才能迅速实现规模经济。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创新。1956年美国著名的增长经济学家有80%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这句话不通!];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依靠科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8
/9/9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中国家庭的经济性质毕业论文的文..
下一篇
:
经济枋:各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上海市
投资
效益
科技
贡献率
分析
基于
投入产出
方法
实证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