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入世后对中国经济的总的影响
加入WTO必将对我国经济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定量估计我国加入WTO的收益和成本,以使我们理解加入WTO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总体收益的影响
加入WTO将会使我国获得较大的效率收益。这一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资源再配置效应和内生增长效应。前者指根据比较优势而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配置效率的提高,后者则反映对外贸易的扩张和外资的进入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因为它们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引进与吸收,从而有利于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
2.对结构调整的影响
整体的经济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部门间平均分配的,加入WTO将导致较大的结构调整。由于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出口限制的取消,纺织和服装部门是我国加入WTO的主要受益者。而另外一些部门即目前受到较高保护的部门和部分农业部门(如汽车、食用油、小麦等)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产出水平和就业与基准情景相比都将有所减少。
3.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结构调整必然带来相应的调整成本。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和替代可能是最主要的调整成本。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农业部门所占的就业比重较高,农业部门的收缩意味着部分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与基准情景相比,从2001年到 2005年,大约有270万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到其他部门。考虑到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有1亿以上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由加入WTO而导致的农业劳动力调整是可以承受的。
4.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WTO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整体上为我国带来较大的收益,但收入分配状况却有可能因此而有所恶化,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保护的成本会逐渐增加。虽然通过进口保护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提高农民的收入,但这却是不可持续的。加入WTO将使农业部门受到一定冲击,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的收益少于城镇居民。
5.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加入WTO可能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由沿海地区的省份实现,其中仅广东省就占40%以上。同时,由于大量的加工贸易,沿海地区的出口部门与内地经济的联系很弱,出口活动所需的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沿海地区出口部门对内地的依赖主要体现在大量便宜的内地劳动力流入方面。在这种外贸格局下,我国加入WTO所导致的贸易扩张,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沿海地区的贸易扩张对内地经济的辐射能力很弱,对内地需求的扩张带动力很小,相反,它将促使更多的生产要素由内地流向沿海地区。这将导致沿海和内地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且,由于沿海地区相对优越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条件,以及人口较为集中,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加入WTO后外资的流入也会更多地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沿海地区将是加入WTO的主要受益者,而内地省份,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农业省份,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6.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加入WTO将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增长,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是积极的,2005年财政收入将比基准情景有轻微的提高。但由于关税削减和出口增加导致退税增加的因素,财政收入的增加幅度将小于GDP的增加幅度。在2005年关税平均税率约削减40%,但由于进口比基准情景增加16%,关税收入将减少约30%。进口增加也相应导致进口增值税收入的增加,由于增值税率较低的农产品的进口增加较多,所以进口增值税收入的增加幅度小于进口增加幅度。
由于生产的扩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收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企业所得税收入则有轻微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加入WTO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后,一些国有贸易公司将不能借助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相应的机会,其利润将相应减少,从而导致总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轻微下降。出口的大量增加也会导致出口退税支出的增加,出口退税支出和企业生产补贴作为总的负收入将要增加2.3%。
以上收入变化的结构特征导致对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由于关税收入是中央财政收入,而出口退税也由中央财政支出,因此,加入WTO对中央财政的影响是负面的。在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将提高,而中央财政收入将下降。
7、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由于国内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国内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确实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
中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和总生产能力都很大,加入WTO后,承诺配额中进口的农产品替代国内生产的规模是有限的。例如承诺的进口配额中小麦、玉米、大米加在一起不过2000万吨,小于国内流通量的20%。棉花进口配额90万吨,约为国内生产量的五分之一。目前植
物油及油料的实际进口已经接近承诺配额。因此,进口配额本身就构成了对国内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的一种保护。由于农产品供需结构方面的原因,小麦和大米进口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是有限的。影响比较大的是玉米。不仅沿海地区进口玉米将减少对国内玉米的需求,取消补贴以后,玉米出口也会受到抑制,对国内玉米种植者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按1公斤谷物1.5元人民币计算,谷物配额全部替代国内生产后,农民总体减少收入约300亿元,相当于目前的农业税与农业特产税的总和,而且集中于内地的粮食主产区。不过国外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对国内以此为原料的其他产业是有利的。农民减收必然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但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总数约为3.5亿人,其中隐性失业至少有1.5亿人。90年代以来,以每年800万人左右的速度流入城市。城镇自身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在800万人左右。在城镇地区寻找工作的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因加入WTO而增加的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多数农民在进口农产品冲击下的选择,还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8、对就业的影响
失业人员总量有可能增加,且矛盾将集中于城镇基于过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劳动力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总量不平衡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尽管总体来讲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并由此带动就业的增加,但是如果仅仅以此来乐观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就业形势则有失偏颇。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贸易壁垒的迅速下降,中国将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的经济体系,经济增长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技术进步将逐步成为增长的主要力量,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来越强。所以,加入世贸组织固然能够对GDP增长产生贡献并带动就业增长,但所贡献的就业机会可能不会很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城镇大量的隐蔽失业会被迅速挤出,转变为显性失业。因旧体制下积累的问题过多,目前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中,富余人员按保守估计至少在20%以上。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竞争的加剧,会迫使企业进一步裁减富余人员。
不仅那些受到进口商品竞争压力较大的行业和企业会大量减员,即使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基于竞争的需要,也有可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初期,挤出人员的数量很可能大于加入世贸组织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9、就业的结构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由于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近些年来已经非常严峻的、不同领域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就业结构矛盾将会变得更加突出。在不同产业之间,金融、保险、电信、分销服务以及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会有较快发展,并会带动就业的明显增长;纺织、服装、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望增加就业机会。但相当一部分以进口替代为目标发展起来的、长期依赖保护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汽车、冶金、机械、医药、化工等,则因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势必受到冲击,短期内可能出现大量失业。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人员富余问题突出,结构调整压力大,加入世贸组织后富余人员分流压力相当大。相比之下,非国有经济则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将成为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领域。从劳动力自身的结构情况看,低素质劳动力大量过剩,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劳动技能的劳动力又相对短缺。突出的就业结构矛盾可能会衍生新的社会问题。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压力过大的背景下,失业问题过分集中于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二是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可能被劳动力市场彻底排斥,形成长期固定失业;三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而就业机会明显不足,极有可能形成一个庞大的流民群体。所有这些都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10、对社会分化问题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最初几年,贫富分化问题很可能会更趋严重。一些新兴行业的崛起、
新经济组织的成长、新的职业类型的出现以及高增长过程中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分配过程中地位的大幅度提高,诸如高级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的收入将会继续提高,而相当一部分农民、受冲击行业的城镇普通劳动力,以及其他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收入则可能进一步下降。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失业问题,将直接导致贫困群体的进一步扩大。贫困阶层的构成也会继续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在农村,主要是贫困和落后地区的农民;在城镇,除少部分鳏、寡、孤、独、病、残等社会弱者外,将主要集中于失业或半失业群体。
11、对劳资纠纷的影响
劳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可能集中于劳动者权益受损方面。如前所述,就业总量供大于求且结构不平衡,是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意味着在相当多的领域近乎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这就决定了在劳资双方的雇佣与谈判过程中,劳动力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就业完全取决于市场,包括工资福利、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和强度、职业稳定性以及其它人身权益在内的劳动者权益受损,就几乎无法避免。事实上,近些年来,类似问题在许多非公有制经济部门乃至部分国有经济组织中已经频繁出现,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初期若干年内,此类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加剧。
总之,加入WTO对中国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显然,它要求一个覆盖贸易改革、国内税收改革和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综合的改革计划。这样的一个综合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加入WTO的平稳过渡,也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入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1
下一篇
:
试析入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入世
后对
中国经济
总的
影响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