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的计量分析 选题意义:社会保障支出是各个国家政府最为重视的一项预算内支出,它不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服务型政府自身职能树立的外在表现,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的不断扩大化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因而,选此作题,除了要浅要探讨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化的原因,还要借此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源头。笔者选择了美国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因为它可以,并有能力代表众多的高福利国家,而又不失一般国家的社会特性,这也是为什么没有选择瑞士等高福利国家的原因,我希望,可以假借这样的分析,对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进而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方法: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适当的配以图表来说明问题。 关键词:社会保障﹑失业率﹑政府保障支出﹑政府预算总支出。 涉及原理:1﹑ 计量经济多元回归方法和多重共线的处理原理。 2﹑ 政府的总支出不断扩大化原理。 3﹑ 马克思·韦伯的政策成本与制度成本理论。 4﹑ 财政学政府支出效率与公平原理。 5﹑ 社会学“Boston Matrix”(波士顿矩阵)理论。 6﹑ “ Interim Management” (过渡治理)理论。 7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st”(心理契约)理论。 主要的参考资料:1996~2003年的美国社会年鉴。 “社会保障”,一个算不上时髦的字眼,却在世界各国都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眼球,而现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挂上了钩,正如福利经济学派所言:以后,哪个国家的福利支出(这里指社会保障支出)出现了问题,一定是政府在实现自己职能上出现了问题,并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对政府的抵制运动。由此可见,“社会保障”还不仅仅是“眼球词汇”,其还将在更长的时间里成为政府制定政策所无法逾越的一环。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下,让我们也来赶赶集,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逻辑过程。从概念上而言,“社会保障”(以下简称:社保)包括得很广泛,笔者就以美国为例来看看其“社保”的内容和实质。在美国,“社保”包括了对其人民关于伤残﹑医疗﹑退休基金﹑年老﹑失业﹑意外事故等一系列的财政资金的补偿,可以这样说,这些政策的设计和运营都是面向全体美国人民的,按照财政学的解释,它们都是公共产品,因而,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公平原则的程度要远大于遵循效率原则的程度,所以,它将有效地反映政府投入的社会总福利的多少。但是,政府无论怎么急切地想为人民谋高福利,它的资金来源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分析就从政府的资金来源着手。通过对比美国政府97~2002年的社会保障税的财年收入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图示: (其中,X虚线:政府投向社会的社保基金总额 Y实线:政府向社会收取的社会保障税额 横轴:97~2000年财政年度) 我们不难看出,在97~2000年度中,每年的社保基金的投入额都在增加,而与此同时,政府向民众收取的保障税也在增多,并且,通过观察两条曲线的斜率,政府征收的力度的加大显然上要大于政府投入的力度的,这是与政策紧密联系的,另外,97~2000年失业人数与政府投入社保基金的关系图也可以有效的反映政府加大征收社保税的原因: (其中,X虚线:每年的失业人口 Y实线:政府的社会保障金投入额) 所以,综上所述,政府投入社保基金的数目不但与失业人数相关,还与当期社保收入相关,否则,就无法解释在上图中,在2001年度中,为何社会保障税在增加,社保基金投入在增加,而失业人数却突然上涨,因此,我们引进了另一影响因素,即上年政府资金节余。 从而,我们建立了以下模型: Y(政府社保支出)=β1+β2* X1(上期政府余额)+β3*X2(当期失业人数)+β4*X3(当期社保税收入)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4/04 Time: 21:51 Sample(adjusted): 1997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0.5884 24.05894 4.596559 0.1364 X1 0.104966 0.066817 1.570941 0.3609 X2 0.015747 0.008338 1.888735 0.3100 X3 0.333526 0.070747 4.714352 0.1331 R-squared 0.998459 Mean dependent var 424.9718 Adjusted R-squared 0.993837 S.D. dependent var 27.14141 S.E. of regression 2.130765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41402 Sum squared resid 4.540161 Schwarz criterion 4.028952 Log likelihood -6.853504 F-statistic 216.0044 Durbin-Watson stat 2.869087 Prob(F-statistic) 0.049966
通过数据的Eview处理得以下方程: Y=110.6+0.1*X1+0.01*X2+0.33*X3, 其中,只有X3,X2的T统计量是大于2.33的,而其他的都T统计量都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显著性,鉴于此,我们推断上期政府收支余额的关系及影响都对政府社保基金的支付不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进而说明一个赏识判断的问题,即政府在社保方面的支出是不受政府赢余所左右的,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对于处在社会当中正急需政府支持的大众来说无疑是欣慰的。 此时,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模型: Y(政府社保支出)=β1*X1(政府当期社保税收)+ β2*X2(当期失业人数)+ β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4/04 Time: 21:54 Sample(adjusted): 1997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34.6648 24.42071 5.514369 0.0313 X1 0.441236 0.022961 19.21643 0.0027 X2 0.003106 0.002874 1.080776 0.3928 R-squared 0.994657 Mean dependent var 424.9718 Adjusted R-squared 0.989313 S.D. dependent var 27.14141 S.E. of regression 2.805764 Akaike info criterion 5.184938 Sum squared resid 15.74462 Schwarz criterion 4.950601 Log likelihood -9.962345 F-statistic 186.1511 Durbin-Watson stat 3.435198 Prob(F-statistic) 0.005343
由此可得: Y=135+0.4*X1+0.003*X2其中,X2项,即反映失业人数项的T统计量仍然不显著,因而我们更进一步考虑到或许政府在制定社保政策时遵循的因素不是失业人数,而是当年的失业率,所以模型最终的形式变成了如下的表达式: Y(政府社保支出)=0.54X1(当期社保税收)+2092X2(失业率) 其中,Eview视图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4/04 Time: 21:28 Sample(adjusted): 1997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1 0.538956 0.049221 10.94966 0.0016 X2 2092.244 675.3125 3.098187 0.0534 R-squared 0.918740 Mean dependent var 424.9718 Adjusted R-squared 0.891654 S.D. dependent var 27.14141 S.E. of regression 8.933873 Akaike info criterion 7.506751 Sum squared resid 239.4423 Schwarz criterion 7.350527 Log likelihood -16.76688 Durbin-Watson stat 1.767123 通过这样的计量分析,显然,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是与当年失业人口密切相关,却与当期的失业率有关,这才是政府在社会公平部门所依据的统计单位,并且这样的确立支出的方式与上一期的政府赢余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在考虑到社会保障部门的大众利益需求,政府不会贸然地减少支出额度,所以,在美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今天,尽管顶着巨大的总赤字,却仍然在不停地加大社会保障的支出,我们可以推断,这与美国政府体制是相关的,因为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中,美国政府的经济积累时期早就过了,现在正在向着为民众提供高福利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 此时,反观中国政府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运用上述的计量模型来说明,现在还处在创业阶段的中国大环境在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也主要是来自相应的税收收入,从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出,每增加100元的收入,美国政府就向社会保障部门投入50元,中国的社保投入模型同样也有这样的乘数效应,所以中国政府在制定社保政策时应该主要制度成本的影响,如果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大浪潮下,加大社会保障税的征收,无疑会反向的减少社会的总失业率,同时也会产生多投入社保基金建设的正循环良性效果,这也正是中国政府应当稳妥考虑的社会保障基金建设问题,毕竟我们的国家还不算富有,我们的民众还有徘徊在温饱边缘的人,毕竟我们还有太多的理由……,这一切一切是中国政府新时期的巨大挑战。
以下附本文计量运算所要的数据: 单位:十亿 政府总支出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 上年政府收支余额 社会保障税收 就业人数单位:千人 失业人数 失业率(%) 社会保障收支差 1997年 1600.911 393.309 -21.957 539.371 129558 6739 4.9 146.062 1998年 1652.224 408.202 70.039 571.835 131463 6210 4.5 163.633 1999年 1704.942 419.79 124.36 611.832 133488 5880 4.2 192.042 2000年 1788.045 441.81 236.993 652.851 135208 5655 4 211.041 2001年 1863.909 461.748 127.021 693.967 135073 6742 4.8 232.219 2002年 2052.32 492.671 -106.184 708.035 N/A N/A N/A 21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