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415
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 本文从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电子支付、欺诈、评价系统这五个方面着手,阐述了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分析了电子商务问题产生的原因:诚信意识和诚信道德缺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制不健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信息技术发展滞后;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缺乏。针对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应对策略:培养诚信意识;推动电子商务信用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行业信用管理机制;开发有效的诚信管理信息技术;建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诚信 应对策略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中国网站数量已经达到250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较2011年底用户增长8.2%。同时,电子商务由于其交易方式具有虚拟化、特殊性以及监管困难的特点,用户在网络购物时,将要面对出现与实际生活中传统购物各种不同的问题。据调查,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可以看出,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研究和分析诚信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电子商务企业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