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06年高考试题中的碰撞问题
06 年 高 考 试 题 中 的 碰 撞 问 题
打击、碰撞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实际情景可提炼抽象成碰撞模型,这类问题的背景材料十分丰富。另外,打击、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在打击、碰撞前后各自可有丰富的运动形式,从前些年的直线运动,到06年的圆周、平抛运动;碰撞的对象非常广泛,大到宇宙中的天体,小到微观粒子,这类问题又能够将高中的主干知识贯穿起来。因此,在题量少,分值大的理综考试模式中更是频频出现。06年的天津、四川、重庆理综卷,单独考试的江苏、广东卷中都出了大题,其中四川、重庆和广东卷更是以压轴题形式出现。品读这些题目,其突出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碰撞的形式丰富,囊括了所有的类型,从天津、四川、重庆、广东卷中的正碰到江苏卷中的斜碰(巧取参考系后,可转化为正碰)。碰撞中又涉及到弹性碰撞(重庆卷)、非弹性碰撞(四川卷)、完全非弹性碰撞(天津卷);二是,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形式非常丰富,从沿袭以往的直线运动(天津卷)到受轨道制约的圆周运动(重庆卷),复合场中的平抛和圆周运动(四川卷);三是,碰撞呈现出周期性(重庆和广东卷)。
正碰问题
碰撞过程的前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速度在一条直线上的碰撞问题。
⑴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是指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例1、(06年重庆理综压轴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B质量分别为m、βm(β为待定系数)。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待定系数β;
(2)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B各自的速度和B球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并讨论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解析:A、B可看作质点, A、B在轨道最低点发生弹性正碰。
(1)由 得
(2)设 A、B 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则
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解得
,方向向左
,方向向右
设轨道对 B 球的支持力为 N, B 球对轨道的压力为N′,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则,,方向竖直向下
(3)设 A、B 球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则
解得 (另一组解:V1=-,V2=-不合题意,舍去)
由此可得:
当 n为奇数时,小球 A、B 在第 n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与其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相同;
当 n为偶数时,小球 A、B 在第 n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与其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相同;
⑵非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的特点是,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但损失的不是最多。
例2、(06年四川理综压轴题)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57T。小球1带正电,其电量与质量之比q1/m1=4 C/kg,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大小相等;小球2不带电,静止放置于固定的水平悬空支架上。小球1向右以=23.59 m/s的水平速度与小球2正碰,碰后经过0.75 s再次相碰。设碰撞前后两小球带电情况不发生改变,且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取g=10 m/s2)
问(1)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多少?
(2)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1)小球1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始终平衡
①
②
(2)相碰后小球1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
半径为 ④
周期为 ⑤
因为两小球运动时间
所以小球1只能逆时针经个圆周时与小球2再次相碰 ⑥
第一次相碰后小球2作平抛运动 ⑦
⑧
两小球第一次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⑨
由⑦、⑧式得
由④式得 17.66 m/s
所以两小球质量之比 ⑩
由以上解析过程知,1、2小球发生的是非弹性正碰。
⑶完全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跟非弹性碰撞的区别仅在于这时能量损失最多,特点是碰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
例 3、(06年天津理综)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1 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2 档板 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 O点。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 OM段 A、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物块 A在与挡板 B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d时的弹性势能 E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解析:A、B碰后结合在一起运动,则表明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A、B在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有
A、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⑥
二 斜碰
碰撞过程的前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碰撞问题。
例 4、(06年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的 A、B两个弹性小球,用长为 2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现把 A、B两球置于距地面高 H处(H足够大),间距为 l 。当 A球自由下落的同时,B球以速度指向A球水平抛出。求:
(1)两球从开始运动到相碰,A球下落的高度。
(2)A、B两球碰撞(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后,各自速度的水平分量。
(3)轻绳拉直过程中,B球受到绳子拉力的冲量大小。
解析:碰前A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下,B做平抛运动,速度与竖直方向存在一夹角,因此是斜碰。
(1)设 A球下落的高度为 h
①
②
联立①②得
③
(2)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④
由机械能守恒得
⑤
式中 ,
联立④⑤得
,
⑶A、B两球竖直方向同步运动,绳子绷直时绳子上产生的弹力只沿水平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另解 :若以跟A、B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则可把斜碰转化为正碰。
(2)由A、B相碰过程中,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
⑶绳子绷直过程中动量守恒
B球受到绳子拉力的冲量为
06年广东卷涉及到的碰撞情况很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高考物理解题书写规范要求概述
下一篇
:
杆、轻弹簧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06年
高考试题
碰撞
问题
2010-07-26 16:41:16【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