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试论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
试论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及学科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的本领。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框架。教学能力的高低被视为一个教师能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作为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主要由教学的基本功、辩证思维能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学习与总结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组成。
一、教学基本功 教师应具备较扎实的基本功。所谓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具备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组织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能力等。
1、组织教学能力 组织教学的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是有关思想的、业务的、艺术的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
(1)在对物理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学年或学期或单元或课时计划的能力,使教学有条不紊地按系统按步骤地进行。
(2)组织安排教材的能力。组织安排好教材,是使教材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系统性强、条理清晰的教学体系。对于讲授内容、练习内容、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衔接、实验的匹配和作业的布置等有合理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3)确定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方法的确定,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和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它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深刻理解;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如在教法类型确定后,怎样引入新课,怎样课堂提问,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怎样复习巩固,怎样处理和安排实验等环节的设计和安排。
(4)组织和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组织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进程,是教师的领导能力和指挥才能的生动体现,是在规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创造艺术。具有了这种艺术,在教学中才能统一教师和学生的意志,严明纪律,协调行动,使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5)课堂提问和指导练习的能力。课堂提问和练习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把握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的问题应是主要矛盾、知识重点,要富于启发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培养。
课堂练习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既能使学生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教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学习和思维活动的特点,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达到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练习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有笔记练习、阅读练习、实验操作练习、解题练习等。这些练习都应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科学组织、耐心指导下进行。练习要少而精,要及时检查纠正,要激励表扬,尤其要表扬那些有独到见解和解法的同学。
2.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功。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可见,教师语言表达的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诙谐幽默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接受知识,发展智力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要口齿清晰、优美生动、诙谐幽默、语音高低、语速快慢适中等外,还应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考虑教学语言:
(1)准确、规范。物理教学语言要准确,注重科学性。对物理用语和物理专业术语的读法要准确规范。如: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式里左边的“+”读作“轰击”,右边的“+”读作“和”或“跟”,“=”读作“生成”;而在1u=931.5兆电子伏特中的“=”则读作“相当于”。对物理定义、定律、概念等内容,用词要严谨、科学、准确,往往一字之差,将使概念面目全非。
(2)具有文学性。物理教学语言要讲究语言的文学性。如果恰当地运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讲讲“机械运动”时,为了讲清“机械运动”和“参照物”这两个重要概念,用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不仅激起学生无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给学生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物理画面。使学生在一片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富于启发性。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知识的获取、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逻辑性强。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是教师思维形式和教学思路的反映。教师的语言逻辑性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前提的运用,结论的推导,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对于从物理实验现象的描述到物理规律的揭示;对于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性质的阐述,到一般规律的概括;对于某些规律的推论以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的关系的阐明等,都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学语言来表述。
3、板书能力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将讲授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有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物理课堂教学的板书,既有语言文字表达,又有图表、图形、符号、公式及其运算等。精心设计板书,恰当地运用板书,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醒目工整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理顺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内容的印象,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
设计和书写板书的原则是: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鲜明直观,富于启发;便于笔记,有助记忆;书写端正,符合规范。使整个板书成为一幅完美的课堂教学艺术缩影。从而不仅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鉴赏。
板书形式多种多样,如纲要式、图解式、表格式、问答式等。在九五年《物理教学探讨》第一期上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中也有六种板书形式。
4、组织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 国家教委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1990年5月)中已明确指出:“调整后的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其中“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调整意见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应重视课外活动,树立新的课外活动教学观。实践证明,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在增加信息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内容要广泛,方式要灵活,形式要多样。例如组织指导物理实验小组,物理专题讲座,物理晚会,物理竞赛等。
二、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建立概念、巩固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有魅力的一招。熟练而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不仅是完成物理教学目的的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学物理教师要千方百计、不惜工本、亲自动手锻炼和提高实验技能。对现行统编高中教材中的24个学生实验和160多个演示实验,要做到轻车熟路,万无一失。此外,中学物理教师对于教材中没有的而对概念的建立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十分有益的实验,要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三、学习和总结能力 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但没有学岂能教呢!学是为了教,教是学的继续。只有学得好,才能教得好。要善于从教的对象学,从书本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从老师和朋友中学,从一切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的地方学,以此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要勤于写教学后记。哪些地方自己觉得讲得比较理想,哪些地方不太成功;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难以接受的原因何在,要通过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方法来启迪学生思维而突破这些难点;在课堂上学生提出过什么问题,而自己又是如何抓住这反馈的信息来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疑难的等等,都是教学后记的最好内容。对于在教学中颇有心得体会和见解之处,还要善于进行专题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四、教学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指教师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的进程的能力。
由于科学知识的迅速增加,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增强,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快,导致物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因此,学生的思维也空前活跃,提出的问题多,难度大。物理教师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需要进行分析综合、演绎归纳、逻辑推理、探索求源、追根究底的深刻问题;并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在课外阅读和生活经历中遇到的与物理有关或跨学科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物理课堂教学的进程既能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又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并生动活泼。
五、教育科研能力 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部门在1979年一份文件中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来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于一致”。由此可见,对于现代的优秀物理教师来说,没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职责的。
物理教育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极其广泛,诸如有:物理教育史的研究、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的研究、中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研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学生智能考核测试的研究、物理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的研究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中学物理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是“自组织”还是“有效教学”?
下一篇
:
试论物理教学方法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学
物理教师
教学
能力
结构
2010-07-26 19:14:1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