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叫醒学生的生命体验意识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日渐意识到加强生命体验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付诸实践: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应强化生命体验意识的内容;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应强化教学的体验与生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生命体验
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在德育课中进行,作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语文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生命教育的重任,重视对生命自身的关怀。
要进行生命教育,必先要唤醒人的生命体验的意识。所谓“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或“亲身经历”(《现代汉语释义》)。“生命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作为初中生,正处于对生命本身的自发到自觉体验的过渡阶段。XXX的肖川博士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没有正确的生命观,就不易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没有生命体验,也就无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反思我们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字词的识记量大,所以教学中多强调识记,“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体验”的现状特别突出,这不自觉地“遗传”到了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所以我们要在初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意识。
一、从教学内容上看,也就是从“教什么”的角度,强化生命体验意识的内容
首先,在我们的教本中蕴含了相当多的有关生命意识的内容,作为教师,应当予以强化处理。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几篇课文为例,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分类:
1.植物现象给人的震撼:《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表现植物给人的生命的震撼。
2.动物生命给人的思考:《白蝴蝶之恋》表达的是善心和复杂的情感。
3.声音现象对人生的启迪:《安塞腰鼓》、《在声音的世界里》揭示了生命的不可遏止的力量,音乐对人生的启迪、对人格的提升。
4.热爱生命:《热爱生命》通过对比,告诉人们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
5.珍惜幸福:《挖荠菜》叙述幼年的悲惨遭遇,表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幸福、珍惜幸福;《提醒幸福》运用逆反思维指点人们超脱现实苦难,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生命。
生命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其思想的启蒙,是要对身边的动植物予以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再推而广之,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及人格的尊严。我们知道,童心因烂漫而率真而纯净无瑕,心灵因细腻而博大而悲天悯人,由己及“人”,再由人及“物”,最终对整个人类乃至自然界的动植物,皆视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从而转为博大。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悉心培植学生这种貌似幼稚的生命体验意识,使之不因岁月侵蚀而流失,不时地帮助他们感悟和理解对生命的关爱,体验和生发对生命的爱心,让他们坚守住生命底蕴天良意识的珍贵,从而学会尊重生命,使自己的身心沉浸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创设的人伦关怀的氤氲里。
其次,语文的本质,还是体现在语言本身上,而语言作为人之表征,是人的生命的呈现。生命的冲动、激荡、困顿、觉醒,所有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投射在个体的语言之中。“言语的生命状态就是人的直接现实与存在方式,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生命形式,它表征着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精神的投射、心灵的律动、情感的宣露,是一个生命本相的展现。所以,语言即人,只有在语言里,人的内在生命才找到了它的完整、透彻而且客观的理解的表现”。教师要将对语言的关注纳入到个体生命体验的范围内,因为语言本身积淀了人类的生命感受。教师要对汉字本身所积淀的生命意识进行复现,使它们能够涌现出原始的生命意象来,这样,书中的文字已经可以走出纸面而进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知道,早期的隐喻意象几乎都是从自身出发的。例如汉语中的“首”,本义是“人的头”,此后以引申和联想具有了更多的义项,如“第一”、“最高的”、“首领”、“首先”等等。人类通过这套最基本的隐喻意象系统把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把“身外”的世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和感觉之中。这在当初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从教学方法上看,也就是从“怎么教”的角度,强化教学的体验与生成
虽然我们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但是,我们必须要通过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取高的课堂效率。现在,阅读教学的重心已从关注“教师对文本的解说”转向“学生对文本的体悟”。文本的体悟就是“理解”作品,而“理解的本质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理智的交流,它就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方式。它带动着我的意识和我的原始活力中的全部无意识去追新的生命意义”。
因此,从教学方法而言,加强学习的“体验性”,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注重学习者全过程深入地参与,突出人与人、读者(学生)与作者(教材)双向交流沟通,尊重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富有生命个性的意义,这便是体验的生成本质。
首先,从“教”的角度来看,要强调阅读教学中的“唤醒”。教育首先是一种唤醒。教育家第斯惠有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用深情的语言唤醒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教师可以用诗意的语言揭示语言之中的意蕴。比如在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栩栩如生的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现象的图片,再让学生诵读关于生命的优美的诗歌,然后我用动情的语言诉说:“我们呼唤热爱生命,这生命应包括每一片绿叶、每一声鸟鸣、每一条波纹、每一朵白云。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都应该成为诗人,为新生儿的呱呱坠地、生离死别的缠绵、劫后余生的狂喜而动情落泪,更为雨打芭蕉的淅沥、风掀林涛的汹涌、春天衔泥的飞燕、夏日荷叶上的露珠以及鱼翔浅底的水泡和鹰击长空的弧线而惊喜、而神往、而感悟生命深层的底蕴……”从而唤起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积淀在心里深处的生命体验意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生命生命》,学生学习就能很深情地投入,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从“学”的角度来看,要强调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体验,需要学生“张开”五官,拥抱生命给五官带来的恩泽与幸福。要丰富自己的五官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变得细腻,可用不同的作家或同学面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与感受来强化生命体验的丰富性。同一事物,同一现象,不同的人看法是不同的,写出的作品也是不同的。比如几位童话家曾就《神秘的眼睛》为题作过同题童话,结果每个人的视角、作品的风格,都因作家感知的特点和艺术情趣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或诡秘、或有趣、或幽雅抒情、或寓含哲理……充分体现出作家主体对客体感知的能动作用的不同。这种不同来源于个人的认识、个人的处境,也就是个人的心灵感受。
再次,作为教学的主状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而言,需要对话,这是文本的生成过程,也是生命的体验过程。阅读教学,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理解文本“就是当我们去解释文本时,建立起的一种类似对话的关系”。没有对文本的对话,就没有深入的理解,当然对依附于其上的生命意识也会隔而不破。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初中的作文比较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重于解放人的心灵、精神,释放人的自身、人与人交流所积累的感受。因此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习作的主人,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人生。
总之,唤醒生命体验意识,必须要让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没有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生命体验意识生生不息一如小溪汩汩流淌或大河滔滔奔涌的过程。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文化场,我们何愁不能唤醒语文教学中的生命体验意识?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乃至酿成现在时有所闻的漠视和戕害生命的惨剧。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下一篇
:
语文课程改革中几个观念的认知和..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语文
课堂教学
叫醒
学生
生命
体验
意识
2010-11-15 08:40:4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