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形象定位(二)
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思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例如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功能应具体体现在:(一)组织教学;(二)激发动力;(三)提示目标;(四)引导方法;(五)点拨重点;(六)纠正错误;(七)总结规律;(八)评价效果。只有这样,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教师即引导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即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并非不需要知识传授,它需要的是新课程条件下新意义的知识传授,主要体现为: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只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2、变“主宰者”为“朋友”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俨然成了知识的权威者,过分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师生关系是"授受型"的,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诚如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及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语文(文学)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学)的审美感悟,去深度认识生活,瞻望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由此而论,过去那种权威教学,授受教学,只能是窒息学生的思维,压抑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对学习过去进行单纯的控制和监督,不再是“统帅”,由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要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他既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与学的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激励者;既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 美国著名学者波依尔(E·L·Boyer)认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学校应当是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说,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平等,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老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触摸文学画卷,感受多味人生,陶冶心灵情操。再者,教师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学生,但在某个点上就不一定了。因此,教与学必须合作,师生之间必须相互交往、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彼此都得到好处,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这样,教师角色就从"讲师"变成"导师",从"独唱"变成"伴唱",从传道授业变成了与学生共同研习知识。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强调师生关系的革新。能否适应这个形势,达到这种境界,对语文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
3、变“教书匠”为“研究者”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作为承担在创新教育中占很大比重的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老师,要求必须有过硬的创新素质,尤其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长期以来,许从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学习,因而就凭自己的这“一桶水”应付教学。时间久了,不换“新水”,这“一桶水”就要变成臭水了。以至于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几年,我们的教学依然故我,仍然是老样子。在思想上,不注意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缺乏广泛接纳和吸引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意识;在知识结构上,单一、封闭,未能及时补充和丰富与创造教育相关的材料。大部分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囿于低层次的信息环境中辛勤耕耘,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教学。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从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一条河,常流常清!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纵观教学中有所建树的语文老师大多是教育科研的"尖兵",如魏书生、于漪、钱梦龙、张富、宁鸿彬等,他们时常发表文章,既扩大了影响,又增进了交流,并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结构、教学风格。所以现代语文老师不应是固守语文学科狭隘天地的专业人士,而应是知识丰富、视野广阔、思维活跃、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在教学中研究,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能、情意背景下开拓创新的复合型教师。周恩来总理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一生中都坚持学习,固然不容易,但确可受益终身。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不断增强个人修养,就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吸纳时代的活水,来滋养自己、提高自己。科研意识的强化,正是学者型、科研型语文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这也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师发展的大方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生活中的语文
下一篇
:
浅谈教师审美能力对深化语文教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学
语文教师
形象
定位
2011-09-17 15:00:5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