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误区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误区
数学教改的热潮持续了多年,教改成果呈现不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作秀倾向,甚至新的误区。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的误区: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以为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一堂好课,就是现代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进入了普通的数学课堂,但仅仅为了“公开课”、“评比课”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现代教师要改变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但现在也不是告别“黑板+粉笔”的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但有些教学内容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其它教学手段又无法实现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能体现其价值,但他无法替代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如果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甚至赖用计算机,那么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势必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绊脚石。
二、以“问”代“灌”的误区:把数学教案课件搬上屏幕,简单应用计算机的演示功能,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
问题设计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运用计算机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使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启发式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三、“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用数学教学的课件以计算机的演示代替了教师的教,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有时在提高教学效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忽视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用“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 忽视对重点、难点内容深入分析讲解,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又缺乏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让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使学生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四、合作学习运用的误区: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更不能以为好课就势必要合作学习。让学生每节课都去通过合作学习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甚至如负数的表示,3X-5=16 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使合作学习泛滥化。或者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独立思考,看似热热闹闹的合作学习,其实教室里嘈杂声一堆,组内优生一言堂、学习较困难者自己玩自己的。这种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或者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后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作秀”之嫌,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
五、忽视学法指导把数学教学只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误区: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数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勇于改进教法,这是值得欣慰的现象。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忽视了学法指,没有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地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或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探索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逻辑思维训练;忽视了学法指导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六、整合让数学课变了昧的误区: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 不应该只注重活动的外在表现方式,“为活动而活动” 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艺术上,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全体学生能在躬行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才能对教育的实践过程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
下一篇
: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课程
背景
初中
数学
课堂教学
实践
误区
2011-07-17 11:01:21【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