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试论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试论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素质及其后续学习的能力,义务教育使初中数学教育对象由原来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无疑是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产生了部分数学”潜能生”,怎样防止和转变七年级数学“潜能生”,大面积提高数学素质,将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主要成因
实行义务教育后,七年级数学“潜能生”占有相当比例,生源素质偏差的普通农村初中,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问题是:
1、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系统无序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需有扎实的基础。事实上,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如对小学数学中的分数运算、应用题、 一些简单的面积公式等认识相当肤浅就进入初中,有数的观念,但不能对数及其运算从具体的对象中抽象出来。没有很好的完成从具体的数过渡到抽象字母表示数,没有从小学阶段应用题的算术法中解脱出来。而在七年级代数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就要求将所设的未知量视为已知量,还要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由于没有把事实上的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造成列方程解应用题学习的困难。
2、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上无恒心毅力
“潜能生”往往有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表现为:第一,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复习;第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第三,作业马虎,易分心,错了不及时订正,订正不求理解;第四,思考问题只求表面,不求甚解;第五,学习无计划,无目标。第六,学习上浅尝辄止,无恒心毅力。
3、学习活动不适应,学生作业负担过重
小学课程门类集中,内容简单。进入初中后,无论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法,与小学比较起来,都有很大差异,具有新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不能立即适应这一学习环境,这也是“潜能生”存在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题海中挣扎,疲于应付作业,弄得学生精疲力竭,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消化,解题规律没有掌握,硬着头皮接受,心理压力过大,课外作业太多,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只好抄袭,时间一长,造成学习的困难。
4、思维能力的发展跟不上,出现兴趣偏差
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思维单向,学生一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发生了质变:一是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二是建立有理数概念,引进了负数等等。好多知识需要从有意识记向意义识记、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事实上,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这两个飞跃,感到学习很“吃力”,有部分学生就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出现兴趣偏差,这是产生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防止和转化对策
鉴于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防止和转化七年级数学“潜能生”谈几点对策。
1、注重衔接,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潜能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因而,新生入学,做好中小学知识衔接,结合新课内容,做好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是防止和转变“潜能生”先决条件。作为教师应当把“潜能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摘抄下来,从错误的档案中发现问题,研究各自的知识缺漏,对“潜能生”进行有针对的补缺,纠正,完善知识结构。
2、循序渐进,培养学习习惯。
青少年时期,克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思维过程稳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后作业独立思考差,再加上小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对教师依赖性强。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不急不躁、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先预习后复习再作业的习惯。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防止和转变“潜能生”的必要措施。
3、放慢进度,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生刚进入还未适应初中的学习活动,如果教学进度过快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部分基础一般、智力较差的同学情绪压抑,加速出现分化。为此,应根据七年级教材特点,对以下三方面内容的教学进度作适当放慢:
(1)从非负数引进负数,完成有理数运算的教学
(2)整式加减教学
(3)初一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实践证明,有理数运算、整式加减运算教学进度的放慢,赢得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进度的飞跃,几何入门教学的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帮助,可赢得三角形等推理论证教学进度的快。由于先慢后快的教学安排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使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4、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否保持和发展。为此,培养和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启动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和转变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重要保障。
随着学习兴趣的普遍提高,学生对简单的数学作业一般都能独立完成,此时教师对作业,的难易程度及作业量更应作合理安排、严格控制。更要注意减轻这些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简单重复,教师应以“题海战术”来备课,精选例题和习题。只有学生从重复机械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才能有更多时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的灵活,学得全面。
5、个别辅导,增强学习自信心
一贯来的成绩差异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潜能生”的自卑情绪,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用自己的关爱之情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应通过个别辅导向他们了解知识“卡壳”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补讲和耐心开导,对于他们作业、答问中的错误要循循善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善意地诱导他们不断觉悟,使学习积极性与日俱增,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事实证明,个别辅导优于集体辅导,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倍感教师的温暖,从而调动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转化“潜能生”的主要措施。另外让“潜能生”与优秀学生结对,也不失为转化“潜能生”的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并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弄清 “潜能生”实情,对症下药,持之以恒,防止和转化“潜能生”、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下一篇
:
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七年级
数学
潜能
成因
转化
对策
2011-07-17 11:05:1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