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专业列表 论文代理
论文天下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论文 工程管理 金融论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论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论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论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论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微信集赞换取论文,低至28个 毕业论文快速高质量降重 如何验证论文网的真实性 本站论文介绍说明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原创毕业论文
·法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原创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电气自动化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论文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论文
·应用心理学专业原创论文
·英语专业原创论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毕业论文
·摄影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毕业论文
·表演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动画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录音艺术原创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通信工程原创毕业论文
·金融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
    提问在一节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些对提问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笔者试着从教学实践中的课例来浅谈对提问的认识。
一、在新旧知识交汇处提出问题。
 在新授课上的设问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与学生的学习心向相吻合,但又超出学生的心理预期。超出预期的刺激能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案例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解方程:(1)x2-7x+10=0   (2)x2+5x-6=0
2、提问1:谁发现了方程的两根有什么有趣的巧合?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可对问题进行补充:方程的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提问2:那么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例如方程(3)2x2+7x+6=0  (4)3x2-5x-2=0
4、提问3:根据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并用式子表达出来。
5、提问4:同学们,这个结论是古代的一位叫韦达的数学家发现并证明的,我们现在称这个结论为韦达定理,你也能证明吗?
 这节新的内容就在层层推进的问题中展开,所提问题与学生心理需要之间有一定差距,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有待发展的水平。
  二、在疑惑处提出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针对学生有疑之处提问,能有的放矢,符合学生迫切的心理需求。
    案例2 为什么要除以3?
   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复习课上,一位学生问了下面一道问题: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时,你才9岁;
 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时,你有66岁。请问甲、乙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
      我看这道题很有趣,又有点难,就让全班学生一起思考。题刚一说完,一个平时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马上就报出了答案:甲47岁,乙28岁。我让他说说做法。他说:甲比乙大(66-9)÷3=19岁,乙现在是19+9=28岁,甲现在是28+19=47岁。我心中不禁为他的反应如此之快暗暗叫绝。我让他给大家解释“甲比乙大(66-9)÷3=19岁”的道理,他却说答案是试出来的,因为(66-9)÷2除不尽,所以他就试着除以3了,发现可以整除。我就问同学们有没有能解释这样做的道理的,大家直摇头。看来这个3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这时学生又有了一些新的方法:
          设甲x岁,甲比乙大y岁,则乙(x-y)岁。依题意有:
                (x-y)-y=9  
                         x+y  =66     
                 整理 x- 2y=9   (1)
                           x+y=66   (2)   
                     (2)-(1)得, 3y=66-9,  y=19
     解法2中(2)-(1)得3y=66-9可以解释(66-9)÷3的道理,同学们有些高兴,但他们还心存疑虑。于是我提出如下启发性问题:我们能否画出线段图形来表示甲、乙两人的年龄变化情况?
  学生画出了如图1的线段图,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兴奋地高喊:明白了,明白了。是的,线段图让(66-9)÷3清楚明白地呈现出来了。
三、在似是而非处提出问题。
 当学生解题因为知识理解还不透彻时,解题会摸棱两可,似是而非,这个时候教师的陈述性的解说往往达不到目的,而不断的反诘式设问会让学生辩明真相。
 案例3   若用去分母解分式方程有增根,则方程增根为多少?
 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由x2-2x=0得 x1=0, x2=2. 即方程的增根是0和2。学生认为自己的做法很正确。
 我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
 问:为什么由x2-2x=0就可得到增根?
 答:增根使公分母为0.
 问:什么叫分式方程的增根?
 答:由分式方程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但这个解不满足原方程,这个解就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问:那么,增根是哪个方程的根?
 答: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噢,我明白了,我应该先解整式方程:去分母得4-x2=2(x-2),x=-4或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增根。
 问:由此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使分母为零的根可能是增根,并非一定是增根。
 我很欣赏在这种反诘式提问的策略,没有用陈述的语句陈述学生错误的地方和解题方法,而是不断设问,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明辨是非,弄清本质。这种提问真正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四、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
 案例4  是偶然,还是必然?
 全校同学去工厂参观,因只有一辆汽车,分两组乘车前进。第一组先乘车,第二组同时出发。汽车行至某地,让第一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第二组,结果两组同时到达。已知全程18千米,汽车速度为60千米/时,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汽车应让第一组在何处下车?
 经过比较艰难的探索,学生终于列出了方程:设第一组下车处A离工厂x千米,汽车返回至B接到第二组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为a千米。如图1
 
 
 解得 a=14,x=2
 当学生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我立即提出以下一个问题:你们看,第一组下车后还要步行2千米,而第二组步行的路程也是2千米,这个结论是巧合还是必然呢?这一问,犹于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块石头,学生兴致盎然地议论和思考起来。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认为是必然的:两组人不是步行就是乘车,要同时到达,必须是步行时间相等,乘车时间相等。
 趁此机会,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了这个认识后,方程是否可以简捷些?学生们很快地列出了如下方程:
 当学生都为方程的简捷感到高兴时,我的第三个问题就水到渠成:若分三次乘车,那么第一,第二组应分别在何处下车?这一问题又让学生有些意外,又感新奇和挑战性。因为有了刚才的认识,学生很快列出了方程。
如图2,设第二组步行xkm后上车,则汽车送第一组到离目的地2xkm处下车,汽车送第二组到离目的地xkm处下车.则有:解得x3=1.8.
 即汽车离目的地2x3=3.6km处让第一组下车,离目的地x3=1.8km处让第二组下车。
 依次类推,可以推广到四组,五组…n组的情形。因为有了上面的探究,就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8个人乘速度相同的两辆小汽车同时赶往火车站,每辆车乘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0千米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距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28分钟。这时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汽车,已知包括司机在内这辆车限乘5人,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人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km/h.试设计两种方案,通过计算说明这8个人能够在停止检票前赶到火车站。
 本来这些题难度较大,但由于时机把握得好,使一个比较平淡的题因为一个一个问题而变得精彩,大大提升了题目的思维价值,又因为一个一个意料之外的设问大大超出了学生的心理预期,极大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渴望。
 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要求,课堂提问频率越来越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适宜的问题,犹如生花妙笔,使浅显中有新意,平淡中有神奇。课堂提问更大的艺术是教师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学生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对问题与学生一样感到惊奇、迷惘,对成功与学生一样感到欣喜若狂。及时鼓励学生在探索和回答问题中所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在困难时适时扶学生一把,多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励学生保持持续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相关论文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概念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课《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课堂《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其他数学课题教..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及说明
谈谈高中数学的改革与实践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幼儿教育 PLC 单片机 教育 幼儿园 中小企业 教师 内部控制 工程造价 电子商务 PLC 变频调速 供水 系统 应用 控制 交流 变频 电梯 设计 火灾 自动 报警系统 单片机 烟雾 检测 篮球 比赛 计时器  自动售货机 控制系统 电热水器 温度 异步电动机 MATLAB 10kV 配电 线路 控制器 智能交通  机床  机械手 变电站 变压器 自动化 售货机 花样喷泉 立体车库 洗衣机 西门子PLC 组态控制 抢答器 数控车床 自行车 里程 车速 超声波 液位 传感器 密码锁 机构 数控激光 切割机设计 后托架 加工工艺 夹具设计 CA6140 传动轴 注塑 模具设计 液压 风险管理 银行 竞争力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状况 调查报告 融资 管理 中间业务 实习报告 金融 监管 制度  农村 养老保险 合作医疗 外贸 理财 规划 网上银行 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 人民币 升值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与自然科学学科.. 下一篇: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反思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及说明
例说通过问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排列组合试题中保底分配问题的解法和..
寻找数学教学提高效果的有效方法
如何找出数学题中的隐藏条件
浅谈数学思想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
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改革的精华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概念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课《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为建设幸福和美新南头出分力——学习..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学反思
小学课堂《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Tags:数学 课堂 提问 2011-07-17 11:22:15【返回顶部】

客服QQ:34999104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   信:1 7 3 0 4 5 4 5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

PLC 变频调速 供水 系统 应用 控制 交流 变频 电梯 设计 火灾 自动 报警系统 单片机 烟雾 检测 篮球 比赛 计时器  自动售货机 控制系统 电热水器 温度 异步电动机 MATLAB 10kV 配电 线路 控制器 智能交通  机床  机械手 变电站 变压器 自动化 售货机 花样喷泉 立体车库 洗衣机 西门子PLC 组态控制 抢答器 数控车床 自行车 里程 车速 超声波 液位 传感器 密码锁 机构 数控激光 切割机设计 后托架 加工工艺 夹具设计 CA6140 传动轴 注塑 模具设计 液压
风险管理 银行 竞争力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状况 调查报告 融资 管理 中间业务 实习报告 金融 监管 制度  农村 养老保险 合作医疗 外贸 理财 规划 网上银行 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 人民币 升值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17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