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
心理学认为: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感增强,而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还不够强,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经不起失败。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不能正确地评价。因此,数学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本文想通过几个个案研究来探寻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内因,探讨数学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数学教学。
案例
对象一:姜山镇中学学初二学生阿大、阿小
基本情况:他们是孪生兄弟,阿小平时数学成绩下游,阿大平时数学成绩中游。在一次平时的测试中,阿小考了优秀,成绩超过了阿大,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说他现在努力了(其实他跟平常一样),成绩上来了,超过了阿大。因为这句话,阿小真的努力了,在以后的大小考试中,他基本上能考上优秀。而因为成绩超过了阿大这句话,阿大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在以后成绩徘徊不前,甚至还有点退。
对象二:姜山镇中学初二学生王新、李昕
基本情况:王新因伤病休学一年,复学后数学成绩处于中游,可在初二第一学期的期中测试中数学居然考了满分,一次偶然的成功,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使他成为了班内数学学习的佼佼者。李昕,并不出众的一名女生,紧锁的双眉表达了不自信的内心,可在校内的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一次意外的获奖舒展了她的双眉,也使她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取得进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
对象三:姜山镇中学学初三学生钱宇
基本情况:钱宇智商较高,玩心较重,成绩中等,作业潦草。教师曾不止一次与其谈心,要求他认真学习,刻苦努力,严格自我要求,但收效甚微。后来,我改变了呵斥、讽刺、惩罚的做法,诚恳地请他帮教师总结班级同学中作业优秀者的个性品质方面的特征,同时请他协助教师查验部分卷面质量差的同学的作业中的正误。过了两周左右,他的不耐烦情绪暴露了出来,甚至认为,有些同学在故意与他为难,妨碍他的检查。据此,我请他设身处地体会老师工作的艰辛,理解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养成高尚的、健全的人格和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好处。经过两三个月的不懈努力,他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学习成绩均出现了根本性的好转。
对象四:姜山镇中学初三学生周宁
基本情况:周宁从小成绩优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在表扬声中度过的,父母的叮咛、自己的愿望(一心想考重点中学)使他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可进入初三总复习后,几次偶然的挫折使他一蹶不振,成绩一降再降,虽经老师多次的辅导,但他仍在每次考试中表现出极强的焦虑心理。中考时,他拿到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数学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复读一年后,考上普高。
二、透析
阿小的进步,缘于教学中教师的一次表扬。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科学的激励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新、李昕同学的进步,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一次偶然的成功产生的一种荣誉感。因为荣誉的来之不易,他(她)就更珍惜这种荣誉,力求做得更好。钱宇的进步,在于教师真正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了个性及差异,教育教学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学习责任心和恒心。于是他努力学习(对自己负责)、积极工作(对工作负责)、并力所能及去辅导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对他人负责),这对于一位原本只有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多么不容易!特别是对一位“没有问题”的学生,也能“趁到办公室端作业的机会提出一二个问题”,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这本身就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他的进步,他的工作得到老师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赞赏,这更激发他的学习、工作热情。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周宁同学是考试焦虑症,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写、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周宁是得了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这时,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很重要。家长应该先接纳孩子的紧张焦虑,听孩子说说他的担心与不安,让他慢慢放弃那些不利的想法,进而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个亲密朋友,把种种委屈都发泄出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
三、启示
特殊的案例反映出普遍的教学现象,蕴涵着一定的教学规律,既引起我们的沉思,也给我们很大启示。
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思维不单是智力活动,而总是伴随着情感因素同步进行;人的思维能力或受情感的激励获得超常发挥,或受情感因素干扰产生失常表现,即人某方面的智能素质与情感因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能力的提高,完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态度、爱好、性格、情感、意志等。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都正由可塑向定型逐渐转化。他们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还不够成熟,还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因而在学习中也缺乏持久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学好数学是根本不可能的;反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乐观自信,有毅力去克服。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依赖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意志特征的发展程度。一个没有勤奋和顽强的学习和工作习惯的人,很难获得创造性的成功。这更进一步证实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的主要职能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它不仅是数学学科对其的要求,而且是当今时代和客观现实对教育的强烈呼唤。
1、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并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爱一位学生容易,爱所有学生不容易,把爱洒向学生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更不容易。大千世界莘莘学子,个性特点千差万别,能力水平、习惯、作风各有不同,且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作为教师要正视现实,承认差别,进而客观公正,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落伍”,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只有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和激情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才能塑造孩子的心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孩子恰如“导儿学步”,小孩子在几步远的地方,所以能鼓起勇气,趔趔趄趄地走过来,是因为他们扑向的是爱他们的妈妈。亲情使孩子迈开了脚步。教师必须用对孩子们的爱,引发孩子对“亲情”的感觉。例如,一个轻轻的微笑,一个充满着的抚摸,一句亲切的问候,“你多大了?”“你真乖”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这些都会使他们感受到鼓励和关怀的喜悦。
2、多一分表扬,多一点鼓励,实施成功教育。一次偶然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从厌学到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从而迈向成功的彼岸。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得好:“说学生好,并不是学生真的很好,而是希望学生好。比如唱歌,你说他唱得不好,他就会越唱越没信心,结果真的唱不好,你说他唱得好,他就会天天唱,结果是越唱越好”。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3、渗透忧患意识,进行挫折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善,普遍家庭对子女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也助长了一部分学生娇生惯养的坏习惯。他们无忧无虑,不体贴父母的辛劳,只顾眼前利益,贪图享受,不考虑今后所面对的是比升学更激励的竞争(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照样可以升学)。所以教师需要设计必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必要的失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继而使学生能坦然面对失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在不断总结失败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起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努力锻炼学习意志:①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②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坚韧性。③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果断性。④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意志表现,采取不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4、研究“讲”的策略。
在教学中要求适当,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非智力心理品质。入门阶段,应多花课时,先慢后快,降低难度,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否则,入门处受难,见其门而不得入,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讲解新课,减少坡度,夯实双基;遇到难题,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寻求解决,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学时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推进,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追求;对差生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基础题,逐渐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受到激励。授课时,要用规范礼貌的语言对学生讲话。讨论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在知识科学,学术观点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学生说得对与不对,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用“你真行”“想一想”“肯定能说出来”“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等语言,给予鼓励。这样,就能不断使学生增强数学兴趣和信心,产生新的自我要求,形成乐学—学会—会学—更爱学的良性循环。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应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其次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陷阱”,刺激学生产生强烈学习需要,创设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气氛,尽量减少课堂中容易引起学生分心的各种干扰因素;对易分心的学生,课堂上不断用目光、表情、手势及声音的变化,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教师的关注之下,使他们坐得住,静得下,学得进,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对于需准确记忆的重要公式、概念、法则、定理、原理及其他内容,教师重点板书,反复强调,板书规范清楚,绘图快捷准确,教具使用自然得体;教态自然,严肃亲切,教法娴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不受干扰。学什么想什么,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并保持注意力持久性和注意转移的及时性。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一些学生数学学不好,主要表现在依赖性强,被动学习,学不得法,学习习惯差。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教师采用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于思考,适当作好笔记,及时复习;指导理解和记忆知识及温习教材的方法、技巧。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循序渐进,迁移应用、主动解决疑难问题;善于积累,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方面。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激发自觉性;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教学中,强调解题思路的探求,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应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出发,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以提高概括力为基础,以教学思想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培养逻辑思维为重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始终,这样,我们的教学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阿小、王新、李昕、钱宇”这样的个案,而让“周宁”的现象逐渐消失,这样,数学教学才会有更大的成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下一篇
:
创设数学情境 培养创新精神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初中生
数学
学习
个案
研究
2011-07-17 11:27:16【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