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6(三)
二、中国融资租赁业现存的问题
从国内外的情形来看,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面对广阔的市场环境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乏社会认知度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租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内许多企业对融资租赁业务了解甚少,大多数企业认为融资租赁是调剂物资,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一次性买断设备的传统观念上,影响了租赁业的产业成长。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就无法利用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介的作用将融资租赁推向市场,也致使全社会对这一新兴的融资方式还不太熟悉。
(二)租赁业环境差,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国内开展融资租赁的企业很难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单一,信用体系不够完善。融资租赁合同是一项长期合同,如果不能对签约企业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融资租赁公司将很难生存;二手市场不发达,在融资租赁交易中,设备会经历从新到旧的过程,如果没有完善的二手市场,融资租赁的货物就不能顺利履行完整的生命周期,风险也就相应提升。同时目前高度缺乏符合融资租赁业要求的从业人才。
另一方面,我国在扶植融资租赁业发展方面缺乏优惠政策。首先,国家对融资租赁机构资产负债方面的限制,增加了他们的融通资金的压力。例如,不平等的关税政策,使国有企业在扩大融资方面受到了很大阻碍。其次,与融资租赁相关的财政,税收,信贷,外汇及保险等方面国家也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并且扶持这一行业的稳步发展就更遥不可及了。
目前,我国对租赁业开展业务的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现行会计制度把融资租赁的设备视同于固定资产,租赁费不列支成本;国家在税收方面仅有很小的减免税;在信贷政策方面,国家也没有政策倾斜,租赁企业自身承受着主要的信用风险。由于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来新增设备并不合算,因此企业在改变传统的设备购置方法上缺乏积极性。
(三)融资租赁人才缺乏
人才是一个公司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公司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养相关的管理人员,此领域的人才匮乏的问题严峻。融资租赁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都很高,不仅要精通经济、金融、法律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级管理人员应有的创新、应变能力。而现在这种人才尤为紧缺,同时公司经营机制对人才潜力的限制和行业的不景气也使得大批人才流失。除此之外,目前许多融资租赁机构在选用人才时仍然是把学历与年龄摆在首位,而忽略了更适合租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恰恰与融资租赁行业的需要相背离,对能力加经验型的人才不够重视,同样也制约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四)租赁机构资信低
融资租赁业务的性质决定了租赁机构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租赁项目一般投资大,回收期长,急需中介机构来激活这些资金流,但我国租赁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渠道恰恰不畅通,从而导致了租赁公司难以外扩的局面。我国租赁机构的性质属于非银行性机构。鉴于国家无此信贷规划,因此在融资上就受到种种影响。其表现有:租赁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通。受经济政策影响,租赁公司难以获得长期贷款来填充自有资金只能靠有限的信托存款拆借成本。再有通过本来就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筹集资金也实属不易,这就使得租赁机构拥有的资金数与业务规模的需要相去甚远,最终致使租赁公司亏损。除此之外信用保险、信贷政策落后等问题在我国也普遍存在,其中信用基础薄弱加之风险较高使许多大的上市公司望而远之,严重影响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五)租赁业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缺乏全国性统-的行业管理部门,现存的融资租赁机构由三个部门分别负责审查和监管,各部门出台的管理措施不相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这种政出多门、监管力度不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盲目与混乱,影响了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没有统一的租赁同业协会;( 2)缺乏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外国投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开展的业务则由外经贸部审批管理;不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但在经营范围内的租赁公司归地方政府审批。缺乏统一的行业准则、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盲目发展,政出多门的这种现象使得本身就缺乏制度保障的融资租赁业更加滞后,难以步入行业发展的正轨。
三、融资租赁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融资租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
欠租现象一直以来是对我国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且阻碍我国租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欠租引发的是资金周转不灵进而阻碍正常业务的维持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更严峻的问题是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租赁业的信心不足,产生信用危机。而且,加之我国法律体系本身不健全,许多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追欠租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欠租的承租企业更是无可奈何。我国对于融资租赁的研究一直存在这样一个概念误区,那就是仅仅把融资租赁当成银行的衍生品和附属品,没有重视其金融属性,只是简单地从借贷角度看待融资租赁,这样就会引发许多不和谐问题。
在租赁风险防范方面存在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保险制度。2.对于汇率风险的防范能力较为薄弱。3.从事融资租赁行业的公司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权责、分工不明确,易造成工作脱节、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对融资租赁认识不深入
自从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以来,我国对现代融资租赁业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照搬国外的经营模式,目前,对于融资租赁业的法律标准、行业监管、防范风险等问题以及现代租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都缺乏专门的研究。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受到经营理念错误,消费观念落后及投融资环境不完善等问题的困扰。融资租赁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有关方面对之宣传的不多,企业自主通过租赁获得设备的意识不强烈,甚至还存在误解,还停留在对租赁业务的一般经营性的认识上,再加上企业自我保护其设备所有权的传统思想,阻碍了对租赁业的需求,融资租赁业需求市场的建立步履缓慢。
(三)租赁业务方式单一化
就租赁业务自身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租赁方式单一,国外一些较为先进的杠杆租赁、委托租赁等业务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其次专业人才欠缺从而造成租赁功能异常化。有关工作人员对租赁的认识较为模糊,存在非规范化操作,使租赁功能发生了扭曲。具体表现在:1.把融资租赁异化为租赁贷款。企业因购买设备资金不足采用融资租赁时,租赁公司就会为其提供资金,而对于租赁设备如何处置等问题则另提别论了。2.租赁载体被忽略。办理融资租赁应以租赁物件作为出租、承租的载体。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机构通常不把租赁物件作为出租载体,而是只为解决企业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其失去了租赁载体,不能拥有对某一设备的所有权,从而造成日后矛盾的产生。
(四)外部环境支持力度不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中钞..
下一篇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融资租赁
现存
问题
对策
研究
2016
2016-07-29 07:50:21【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