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下亲子关系冲突调节的个案研究(五)
4、辅导效果评估。4个个案中,工作者采用的辅导方法以结构式家庭治疗为主,除了还有1个个案未结案,无法完成后期评估,只做了中期评估外,其余3个个案都经过了后期评估,评估的方法采用的是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完成,评估发现所有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缓和,其中明显好转的有1个,有所好转的2个,未完全达到目标的1个。此外,有两个家庭通过辅导,不但家庭内的亲子关系得到解决,夫妻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二)家庭转变的历程
由于对四个家庭转变的历程做全部的描述非常复杂,下面我将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详细的家庭转变历程研究。
样本案例是XL一家,该个案家庭是核心家庭。一家四口,父母和姐妹两人,父亲39岁,装修团队队长;母亲37岁,全职太太,在家里照顾一家人衣食起居,没有工作。父亲白天在外工作,晚上八九点钟下班,和孩子们的交流机会很少。家庭中的带症状者是妹妹,XL,女,12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不肯上学,成绩很差,曾被诊断为有轻度的读写障碍,在读写障碍中心进行过一段时间辅导,症状无明显改善。XL学习成绩很差,母亲对其非常绝望,经常骂她,母女关系非常紧张。一天下午,工作者在社区四点半课堂上见到的这对母女,当时母亲正因为学校老师投诉XL扰乱课堂秩序而责骂女儿,XL当时一脸冷漠,对母亲的责骂是充耳不闻。工作者见状将母女二人带至个案室询问事情的具体缘由,经过初次面谈后,工作者建议家长接受辅导,家庭表示同意。随后,该家庭先后共接受了6次辅导,结案后两个月,又进行了一次跟进调查。辅导过程中,父亲、母亲、XL、姐姐共辅导5次,夫妻辅导1次。
从第一次辅导到后期的五次辅导以至最后的跟进服务,整个家庭一直在经历一种动态的改变,家庭系统的改变带动服务对象的改变,而服务对象的改变也带动着整个家庭结构的改变。
1、家庭对问题建构的改变
第一次面谈时,XL、姐姐、母亲和父亲全部都参加了,母亲认为母女关系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原因服务对象成绩差,不听她的管教。一开始时,母亲只想谈服务对象的“病”,并且认为她和孩子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孩子太不听话,在工作者对母亲的说法提出挑战后,母亲开始认为她和孩子的关系问题还有其他外在原因。此后,工作者提出他们家的问题不是母亲对孩子的管教不够,而是父亲在孩子的管教方面存在功能缺失问题时,母亲第一个表示赞同,而父亲获得表达机会后,改认为服务对象和母亲的关系不好是因为母亲对服务对象要求太高,很少对其表示肯定和赞扬所致。母亲则表示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没有人感激她,真的很心寒。这时,工作者有意将话题引向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上,父亲表示自己平时忙于工作的确是对妻子和孩子关心不够,孩子如今出现问题,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工作者在询问服务对象对父母的看法时,XL提到感觉自己就像没有父亲一样,白天基本上见不到他,晚上回来还经常和母亲吵架,吵完架就很长时间不说话,她很担心爸爸妈妈的关系,妈妈总是爱抱怨,还太罗嗦,真的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她。工作者乘机抓住机会提出对问题的建构:“她其实很关心你们,她渴望爸爸能多给她一些关心,如果爸爸妈妈关系处理好了,可能对她和妈妈的关系改善有所帮助”。此时,母亲意识到服务对象好像一直对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关注,这些使母亲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关系恶劣可能真的与他们的家庭关系有关,但还是很犹豫,她认为这可能不是根本原因。
第二次辅导时,一开始母亲又回到亲子关系差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差,不听管教的问题上来了,对工作者试图将亲子关系问题与家庭关系链接起来有些阻抗。当服务对象谈及自己在课堂上总是跑神,害怕自己的爸爸妈妈会离婚,会被他们抛弃,每次看到他们冷战心里很担心很难过时,父亲和母亲皆表示没有想到问题是这样,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和服务对象和母亲之间存在很多冲突,并且愿意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家庭问题。
第三次辅导时,家庭已经基本接受了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问题的重新建构,工作者又进一步揭示他们家庭之间的互动模式,家庭互动模式呈现的越多,家庭对问题的看法获得的改变就越多。最后,家庭内的成员都接受了服务对象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家庭关系,他们愿意配合工作者继续去探索他们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
2、夫妻核心系统的改变
在辅导开始阶段,夫妻次系统的关系明显呈现疏离状态,夫妻之间很少沟通和交流,对彼此有很多不满,但都没有通过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经常争吵,继而就会冷战,很长时间不和对方说话。
第一次辅导时,工作者发现双方都有对对方不满意的地方,对很多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父亲表示母亲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和批评;母亲则批评父亲做“老好人”,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不闻不问。
第二次辅导时,工作者要求这对夫妻改变空间位置,坐在一起好好沟通,将他们心中的想法全部都表达出来,两人都表示这样的沟通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以前从未说出来的话现在都说出来了,对对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作者在辅导快结束时,给夫妻二人布置了家庭作业,一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二人多商量和交流,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功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第二个是夫妻二人每天留一到半个小时出去散步或者聊天增进夫妻感情。
第三次和第四次面谈时,家庭的座位已经发生了改变,姐妹二人坐在了一起,爸爸妈妈坐在了一起。尽管工作者布置给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出去散步的作业没有完全照做,但是这两周家里的氛围好了很多,对于父亲计划的周末东部华侨城亲子游,妈妈和孩子们听了都很高兴。
第五次辅导时,夫妻二人都清楚的意识到,他们只有处理好二人的夫妻关系,孩子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夫妻关系和谐了,妻子也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而且他们告诉工作者,这一星期他们每天出去散步好几次,感觉非常好。
最后一次面谈时,工作者发现二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谈话期间不时的有眼神交流,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达成了共识。妈妈在面谈过程中提到现在心情开朗了很多,散步聊天时爸爸对于家庭疏忽向自己表示了歉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给予了自己很多支持和建议,感觉压力小了很多;爸爸也表示妈妈说话比以前温和了些,也善解人意了许多,双方对于彼此的改变都非常的满意。
3、亲子次系统的改变
在辅导的起初阶段,家庭亲子次系统界限模糊,相互之间的感情非常纠葛。爸爸每天忙于工作,对孩子们的关注很少,而妈妈作为全职太太,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照顾孩子成为了妈妈生活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孩子长大后需求有了改变,亲子次系统却没跟着改变。在这个系统中父母一直发挥的是养育的功能,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父母本应有的引导、教育、支持的功能都没有很好的发挥,相反,母亲采用的是一种对孩子自尊心有极大伤害的责骂的方式,来企图控制孩子朝着自己规定的方向发展。
第一次辅导时,工作者虽然顺应了母亲,认为她是个很爱孩子的母亲,称赞母亲很关心孩子,让母亲觉得自己被尊重和认同,而更乐意参加到治疗中来。但同时提醒她爱也是有限度的,而此时姐姐直接指出的“妈妈每天因为妹妹的事情焦躁不安,很少见她有开心的时候,感觉她活的都没有自我了”,这些令父母开始对他们的家庭亲子关系有了重新的思考。
第二次面谈中,工作者让父母看到服务对象与父母的关系太过纠葛了,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父母的关系上,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为此,工作者建议父母,XL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适当的调整教育方式,多些引导和肯定,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事事都加以干涉和控制,爸爸妈妈都认同工作者的看法,下决心做些改变。
在第三次辅导中,工作者挑战家庭中母女单独互动的模式,继续要求在亲子关系上建立必要的界限,母亲应该把注意力多放些在自己身上,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同时,父亲也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夫妻间合作,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做沟通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有自我改变的能力,对孩子多进行支持、鼓励和肯定,用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
第四次时,爸爸告诉工作者,妈妈仍然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偶尔还会大声责骂孩子,他很反对,也在极力的劝说母亲,并在辅导过程中将此意见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表示接受并下次注意改正,同时,母亲希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家人能够提醒她。父亲提到这段时间家里氛围有所好转,孩子能够安心学习了,本周也没有接到老师的投诉。工作者告诉该家庭,孩子已经长大了,要逐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在其需要时可给予及时的帮助、支持和引导,以后要让她们自己多体验。一家人都表示,目前大家的沟通和相处方式让他们很舒服。
在第五、六次辅导时,家庭提到,XL可以主动帮妈妈做些家务活了,有时放学回来会主动和妈妈聊学校发生的事情,这是以前她和妈妈之间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在个案室,工作者也可以看出她和妈妈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只是由于和爸爸之间交流机会较少,亲子关系仍需加强,但父女之间不存在亲子冲突问题,爸爸在结案时也表示,以后会多抽些时间和精力与两个女儿培养感情。
4、手足次系统的改变
在辅导刚开始时,家庭的手足次系统中的两姐妹的感情是很疏离的。因为服务对象经常在言语和行为上伤害姐姐,姐妹两人经常吵架,谁也不理谁,姐姐上六年级,在同一个学校上课,但上学和放学也不走一起。起初,家庭来个案室时,姐姐的座位离妹妹很远。
第一次辅导时,姐姐说起“妈妈因为妹妹经常发脾气,也很少给她好脸色,感觉整个家都要完了”,她甚至觉得妹妹已经无药可救了,很有些恨妹妹,觉得是妹妹让这个家陷入绝望的境地。当工作者问姐姐是否愿意帮助妹妹做些改变时,她很怀疑的问工作者:“你觉得她还有得救吗?”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
:
丰台区X街道X社区为例探究当前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结构
家庭
治疗
模式
亲子
关系
冲突
调节
个案
研究
2016-08-03 19:22:3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