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 4.1道路系统分析 A.一级道路连接内部的二个主入口,一般为6—10米,两个次入口4——5米。绿色廊道贯穿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大部分区域。一级道路运用水乡流动方向四周蔓延,道路形成形态近似景观生态学‘斑块’,集合‘绿色廊道’在场地‘基质’萌芽发展,形成一种生态景观学的基本模式,完美的诠释了生态与后工业结合的和谐思想。道路的大部保留原有材质,再新对道路进行加减的布置,延伸滨水沿岸道路的景观带,增加使用率的,沿用木平台与花岗岩的新组合,相信这条流水线栈道即是后工业景观园的特色道路,也是本生态景观设计的必不可少的景色。 B.本地块湿地景观的二级道路运用了现代城市道路的规划方法,一般1.5米到3米。道路采用笔直的路网通达园内的每个部分如铁栏汀步、木栈道,进一步划分地块绿地。该级道路划分后工业景观的各个功能部分,也联系了各个景观点。由于道路由笔直的路网组成,方便人们识别,不容易迷路。为生长茂盛的植物不妨碍人们视线提供了条件。笔直的道路组成的路网也是湿地生态园的特色。 C.休闲小道,比前二者的宽度都窄,一般2米到3米。游人可以尽情漫步于其中,穿梭于乡村景观和乔、灌木之中,在小环境游览。不至于阻碍人们视线的情况下以水流动的曲线的道路,坚持使用原有对植树的应用,增加灌木与乡村棚架农产物来让景观有所变化;在花木茂盛,植物生长很高的地方用笔直的道路为了不破坏后工业景观环境一些休闲小道可根据实际条件改为木栈道。见(图4-2)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