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免费论文元)
民间文学与习俗习惯的关系 [摘 要]民俗习惯与民间文学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和见证,其二者之间是水浮交融,不分主次,彼此相符的“血缘关系”。 几乎每个民俗习惯也都伴随着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而更大量的是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民俗习惯的种种描写和叙述乃至反映和再现。一方面民间文学是民俗习惯的产物和见证,而民间文学是借民俗习惯的发展和流传而发展和流传。另一方面是民间文学中又有着大量的关于民族民俗习惯的表现和反映。 [关键词]民间文学 民俗习惯
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游迁、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斑灿夺目,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学,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独特风趣,表现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的风俗习惯。 各地的民俗习惯和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很很多多的民间文学皆直接反映哈当地的风俗习惯,几乎每个民俗习惯也都伴随着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而更大量的是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民俗习惯的种种描写和叙述乃至反映和再现。 民间习惯在民间文学中有必然的直接反映 民间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描述,是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反映和再现,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再映,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廊,是一块真实可靠的活化石,是复述和再现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 ,千百年来,民俗事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之中。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集团,或者一个部落和地区会完全抛开它的。正因为如此,民间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中有必然的直接的反映。 民间文学是民间习惯的产物的见证 晋南一带的老百姓,尤其是运城地区的老百姓,有一句口头语:“光吃辣椒不吃菜,凳子不坐蹲起来。”这大约是运城一带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以辣椒代替菜,或者说是把辣椒当菜吃,已经习以为常了。 人们都知道,晋南的馍很有名,这自然与当地的生活条件有关。因为当地生产的主要粮食是小麦,临汾、运城这两个地区是山西省的小麦产区,是一块有名的晋南盆地。历史上这里称为河东地区,小麦多,当地人吃白面面粉就多。因此,当地人的主食是蒸煮面粉制品,这就是当地人经常食用的馒头、面条。 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常年累月除去吃为数不多的青菜、肉食外,大部分时间食用的菜肴是自制咸菜。比吃咸菜更为普遍的是,饭桌上终年不缺辣椒。辣椒虽然不是价值很高的营养食品,但它可以自种自产,容易通过劳动获得,而且能刺激食欲。辛苦一岁,不求其它,只要在饭桌上摆上一碟辣椒就是极大的口福了。自然,这种辣椒是经过加工的辣椒,是用油浸炸过的油辣椒,当地人称之为“油泼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