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积分元)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描写 【摘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国的忠臣,正是有了这样的忠臣才使蜀国得以建立,并出现后来比较强盛的国家局面。他在军事,政治上也有卓越的才能,在他的指挥领导下取得多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蜀国基业,为三分天下政治格局的出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诸葛亮也是个足智多谋、头脑灵活的发明家,为推动战事进展,取得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能严守军事机密,知人善任等时机,崇高的个人魅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的典范,既是当时的“可安天下”者,更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聪明、智慧、胆识、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敏锐、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场词,在简单的几句话中就会瞬间把读者带到那远久的烽火年代,从一开始就会让人感觉这本书里渗透着这股豪气冲天的气势,一下子让人浮想联翩。 《三国演义》这一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著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这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从阅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在我的眼前时而会展现一幕幕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杀斗场面,故事中的人物都充满了色彩鲜明的个性魅力;人物间智慧的碰撞,勇气的较量,实在精彩无比。 《三国演义》一书所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在我们耳熟能知。书中刻画了多个人物形象,最具有典型形象的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人。其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诸葛亮,尤其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的典范,更是无数后人修养方面的榜样,品质范畴的楷模。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谥号忠武候。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山中隐居待时。《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退敌》等诸多故事,无疑透露出传奇般的才华,他为蜀国的巩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看,他手拿一柄雪白鹅毛扇,气度非凡。不仅集智慧与胆识于一身,足智多谋,还可以看到他人性中耀着夺目的光辉。初出茅庐时的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仅凭着军中三千人马,就烧得曹操大败而归;接着火烧新野,一把大火,继续就将曹兵烧得狼狈不堪;第三把火就是火烧赤壁,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东风,这最后一把火将曹操百万雄师烧得山倒一般。上面说的这三把火,一把比一把烧的热闹,诸葛亮也就是靠了这三把火,烧出了气势,也烧出了刘备阵营上上下下对他的普遍尊重。 刘备临终后慨然托孤于诸葛亮,遗诏训诫于太子刘禅,诸葛亮则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刘禅即位后谨遵父亲的遗命对诸葛亮极为敬重,十分信任,诸葛亮不辞劳苦,尽心竭力辅佐刘禅时刻谨记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任,《出师表》就是他孝敬先帝忠诚的有力证明。 论智慧而言,诸葛亮可谓是众多谋士之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耳熟能详的故事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诸葛亮在用兵时主张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