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要成为一名具有高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探究问题的热情、质疑的精神和教学的主体意识。同时,外界的各种教育支持和帮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不同的特征。在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构想中,需要得到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实践者”,而将能给予“实践者”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包括教师同伴和幼儿园园长,也包括大学专业教师或科研机构的教育专业研究人员。 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包括: 一、反思的内涵 反思是教师不断审视、思考、探究、自我调适、解决自身与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问题,达到对问题行为、教学方法策略等的优化和改善,努力提升教育实践合理性的过程,是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反思具有三个特性(1)探究性(2)过程性(3)批判性。 二、教师要按科学步骤进行反思 实践表明,教师有时在日常工作中的思考与交流并未能为其带来教育实践的改善,其原因在于教师未能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反思,他们往往只进行了其中的一个步骤或几个步骤。教师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科学地反思,方可提高反思的效果,否则只可能使反思变成一种混乱和无效的行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建议教师按以下过程进行反思:第一步发现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第二步建立假设,引导教师在自己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信息,或通过阅读书籍、集体研讨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内心对假设的效果进行预测;第三步验证假设,引导教师对假设进行深入思考,实施行动计划,积极验证假设,并在假设中发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循环,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链。 三、行动中进行及时的反思 反思可以分为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是实践者对情境采取的即刻的、习惯性的应对行为;行动后反思,顾名思义即事后对事件进行的反思。目前教师多进行行动后反思,即在对事件的回顾中进行反思,而缺少行动中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其实在教育实际情境中的行动中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做出及时、准确、迅捷的判断与反应,它能使行动更高更有效地进行。这使我想起我们在平时活动中处理一些事情时如果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将会使教育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我想,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最难做到亦最应做到的是:在教育的场景中时刻以幼儿的快乐和发展为出发点,学会换位思考,让师幼互动中处处体现出“理解”和“尊重”的光芒。 四、发挥教育笔记对教师反思成长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每一篇教育随笔都是教师对过去事情的一种反思,都实践着反思的过程。教师要真正做到“善学习、勤观察、多记录、常反思”,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水平,使撰写教育笔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