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语文单元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所谓语文单元教学,是由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共同构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从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语文知识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本单元教学进行总体设计,通过一两篇课文的导读,带动其它课文的自读,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单元教学打破了多年来那种单篇教学的统一模式,将教材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综合安排这一个单元的教学,把起始课、教读课、自读课、比较课、训练课、总结课等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列,而且有些单元的教学与目标教学、反馈检测、补偿学习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读写知识等。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等。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知识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的。 说到“语文能力”,大家心中就很自然地想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那么,统摄这四种能力的内部运作机制是什么呢?这就是思维能力。我们常说:“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人们在“听”的时候,难道不是要进行一番分析、理解,努力去把握对方说话的观点及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人们在“说”的时候,不正是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说的逻辑性、条理性及语言的概括性?人们在“读”的时候,怎能不开动脑筋去努力把握作品(文章)的主题和要点,进而进行分析、鉴赏和批判?人们在“写”的时候,从材料的收集,主题的提炼,内容的安排到语言的选用又怎能离开思维的作用?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各有其存在的独立性,但也有其内部统一的运作机制。这就是说:“它们都以思维活动为核心,思维活动伴随着这四种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使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和谐统一的内趋力和凝聚力”,也就是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受思维能力的制约,它们统一的内部运作机制就是思维。“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读、写、听、说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的发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