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教师素质——素质教育的生命线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实施阶段,基础领域中应试教育仍然盛行。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当前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关键词]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一、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以单纯应付升学考试,争取高分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试”教育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高考科目和分数,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相反,素质教育则是依据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二者在教育思想、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的截然不同表明: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因此,它对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高素质的教师的普遍涌现。 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命线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①诚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学生的素质状况。试想,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教师素质不高,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不首先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空谈。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台湾曾提出过“师资第一,师范为先”的教育口号;美国曾不惜巨资组织教育专家研讨师范教育改革和在职教师素质提高问题,先后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的师资做准备》、《明天的教师》等研究报告。所以,教育家毕比博士(Dr.Beehy)在其《开发国家的教育品质》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