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摘 要] 宋江、鲁智深、武松、林冲等梁山上的代表人物,是梁山精神的主流,也是最后确定梁山路线纲领的这一批人。上了梁山之后,服从了宋江的领导,执行了宋江的路线,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宋江的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士大夫们典型的忠义思想,他的思想就成为他的路线,就是招安的路线。宋江的思想是一贯的。他没当梁山领袖之前胸怀忠义,在家是个孝子,在外干事情是两条:一个忠,一个义。这种思想很自然就演变成了招安思想。“替天行道”代表了梁山武装的本质
[关键词] 忠义水浒传 忠义 反抗 招安
在西方国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书应当是《圣经》了;而在中国,对社会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各种通俗小说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说到其中的人物如宋江、关羽、孙悟空等,中国人即使没有进过学校,也能侃侃而谈。其中《水浒传》在中国流传八百年而经久不衰,为百姓所喜爱,也许它主要的魅力就在于对不公正的欺压奋起反抗,因而令人心大快。 据说,《水浒》起源于金人占领区中的民间传说,由于抵抗侵略者以及腐败官吏,土豪劣绅的欺压,平民武装起来,暴力反抗之余,不免打家劫舍占山为王。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之起源。许多人也是走投无路才上山为“匪”的。 《水浒传》这部书对落草为寇的强人有很大的同情心,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同情与认可,叙述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压迫,不得已而被逼上梁山。从晁盖劫生辰纲而上梁山,到宋江举义同官军对抗 ,再到接受朝廷招安,再到梁山全体的毁灭,梁山上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领袖头脑的宋江率众屡胜官军,却为何不想推翻大宋取而代之呢?上梁山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