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让幼儿尝出家乡的风味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而我们的家乡虽是一个江南小县,却历史悠久,山灵水秀,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民风淳厚,出产多种特产,孩子们对这些产品经常看到,经常尝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文章主要阐述了对幼儿进行 乡土教育的意义,乡土教育的内容:知道家乡,了解家乡的名胜和特产;认识家乡特产,品尝家乡特产;开设家乡特产展览会,介绍家乡特产。及如何进行乡土教育的。 [关键词]家乡 认识 特产 品尝
一、对幼儿进行乡土教育的意义价值 当今,在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际,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深入发展的阶段,新的课程的使用给我们的幼儿教育带来了实施新课程的良好环境,同时,给教师们带来许多发展新课程的启示。《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系统。”《幼儿园课程指导》的目的在于提供幼儿园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每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背景和实际,在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引进吸收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调整、充实、更新、创造的园本化过程。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是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产生极大的热情,更积极的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虽没有气势雄伟的高大建筑、繁华拥挤的商业大街,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景与优势,而生活在郊县农村的人们往往忽视了他的魅力,不能经常地向孩子介绍自己的家乡,使孩子对自己的家乡知道的甚少。 爱家乡教育是幼儿爱国教育的基础,创设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社会教育领域的一大重要内容。我们开展爱家乡系列活动研究,就是要改变现在正在使用的新教材的部分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倾向,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幼儿认识家乡的风景名胜、地方特产、经济发展,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从农村儿童生活的环境中,从社会文化活动中,寻找丰富而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材,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乡土教育,而实际乡土教育很有必要。 二、乡土教育的内容 1、知道家乡,了解家乡的名胜和特产。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从农村儿童生活的环境中,从社会文化活动中,寻找丰富而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材。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乡土教育,而实际上乡土教育很有必要。大自然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瞬息万变,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可利用的丰富的资源,社区是幼儿在其中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社区的各种物质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与价值及文化资源都是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例如:我们的家乡,虽然是个江南小县,她却是百里秦淮的源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历来人文荟萃,唐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