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独生子女在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及其性格的影响 [摘要] 独生子女在儿童期的人际关系除了遗传生物影响,更多的来源于父母的育儿风格和长期与之相处或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影响。他们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孤僻、唯我独尊、专横跋扈等等一些行为让接触他们的身边人看来很不屑,究其原因,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跟普通儿童没什么两样,但作为80后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教育大部分来源于父母的父母,80后的独生子女一直未能脱离对父母的依赖,中国所谓的“隔辈亲”在现在的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会无原则的对孩子好,代替孩子做任何事情,表面看起来是疼爱、溺爱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自已成长的权利。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儿童期 人际关系 性格 影响
独生子女在儿童期的成长环境及其性格形成的因素 人在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个性,无所谓个性和社会性。婴儿的心理活动还是片断的、无系统的、易变的,仅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性的萌芽。个性的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这时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独生子女在儿童期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而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俗称“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当孩子离开家人进入幼儿园时,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物质、精神等多方面都会感到失落,温暖熟悉的家庭里,集所有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从一开始的胆小、怯懦到最后能积极主动的与小朋友交往,不仅锻炼了交际能力,在自理能力、竞争意识、集体观念等方面都会有显著提高。 在家庭结构方面,独生子女的成长就受很大影响,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关系、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里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行为。如果对独生子女进行正确教育,亦可形成如尊敬师长、关心同伴、不挑食、爱劳动等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