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摘 要]猪八戒是一个具有真人品行的喜剧形象,他代表了明代小市民的思想特征,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猪八戒 贪吃 好色 粗中有细。 《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仅次于孙悟空的一个重要形象,作者通过对猪八戒不惜笔墨的描写,为世人塑造了一个憨态可掬、行为滑稽、家喻户晓的喜剧形象。 一、猪八戒的形象特点 猪八戒是师徒四人中最具人性化、最具常人化的一个形象,通过对这个猪与神结合体的描写,创造了很多喜剧效果。 贪吃好睡。猪的特点就是贪吃好睡,即便是天蓬元帅也因错投了猪胎不可避免的具有了这个习性。在取经路上,猪八戒无时不刻都将吃挂在嘴边,并且特别能吃却不挑食。在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中,猪八戒就说 “我从跟了师父这几日,长忍半肚饥,你可晓得?”。在化到了斋饭后,唐僧刚“合掌讽起斋经”,“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因而被孙悟空骂道:“这个馕糠,好道撞着饿鬼了!”结果猪八戒真是食肠大,一连就吃有十数碗,而唐僧和孙悟空还各吃不上两碗。即便这样,猪八戒还说“才得半饱”。①在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中为了庆祝唐僧大病痊愈,僧人们准备了四五桌饭菜,“唐僧只吃得半碗儿米汤。行者、沙僧止用了一席,其余的都是八戒一肚餐之。”②因为贪吃,猪八戒还受了不少苦头,不是被妖魔捉拿,就是被孙悟空戏弄,还有大家都熟知的猪八戒吃西瓜经典段落,更是将猪八戒贪吃忘义、玩弄聪明、自讨苦吃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营造出了浓厚的喜剧效果。 猪八戒因为是猪身,肥头大耳、长鼻圆肚使得他在艰辛的取经途中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体力,所以他总要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偷懒睡上一觉。在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中孙悟空被唐僧逐走,唐僧遣猪八戒去化斋,“那呆子走得辛苦,却又走得瞌睡上来,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丢倒头,只管睡起。”③在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中被派巡山时,咒骂猴子遣他做苦差事,便对着山石编造谎言,然后心安理得“使钉钯扑个地铺,毂辘的睡下”④。甚至在与妖怪激战逃脱后还能找个地方睡上一觉,常常因为偷懒贪睡而被妖怪擒拿或被孙悟空戏弄。正是由于他这种与猪一样的体貌特征和行为特点,为作者更好地刻画这个喜剧形象奠定了良好基础。 迷恋女色。在西游记这部以妖魔鬼怪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著作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个千奇百怪的动植物精灵,还包括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各类神仙。但这本书里只有猪八戒才具有普通人的情欲特征,因而说猪八戒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化身,而非什么神仙。这一点通过猪八戒的贪图女色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为了吃到唐僧肉,幻化成各种形态捉拿唐僧,其中就包括女色的诱惑。虽然在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遇到四圣的调教和点化,猪八戒说“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⑤但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