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试论《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的出处及其名字的由来。 《古诗十九首》就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写的抒情小诗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这些诗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十分相近。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自然。在今天看来,使难得的好诗。它们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影响很大。 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已经找不到作者和诗的题目。据说,现在一些学者正在研究和考证,也许有一天会被破解。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古诗”,意思指它们是魏、晋以前的古人所作的诗。萧统主持编选作品总集《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按照《文选》的诗歌分类原则,凡没有题目的诗歌作品,统归“杂诗”一类。这些“古诗”便入了“杂诗”类。而它们又不知作者,所以就沿用“古诗”的名称,给这十九首诗起了个总题目,即《古诗十九首》。这就是“古诗”的名称和《古诗十九首》的由来。《古诗十九首》也同《文选》一起流传深广,成为公认的“古诗”代表作,其实,这十九首诗既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作品在梁代,尚存有五十九首,但现在只留存三十多首,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就在梁代,对“古诗”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已有争议。所以萧统把《文选》入选的十九首古诗都归之无名氏。 二、《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内容。 在东汉末年,皇帝年幼无知,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官场。弄得当时的人们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一些下层知识分子为了改变现状,当官,走上仕途之路,只得四处奔走,结交权贵。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受尽千辛万苦。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心情及其苦闷,每个人都是满腹牢骚,感叹社会的不平等。在加上思念自己的亲人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远离亲人,加上事业不成功,只有借助手中的笔,来发泄心中的不平,思念妻儿老小之心,于是创作产生了《古诗十九首》。所以我认为这就决定了它的思想内容,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知识分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消极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背景。它的内容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它的游子诗有着共同的主题思想,都是抒发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但由于作者们的处世态度不尽相同,因此其中每首诗又有各自的具体主题。比如第三首“青青陵上柏”,告诉人们不必羡慕王侯权贵穷奢极欲的生活。第四首“今日良宴会”,则反语嘲弄,劝人钻营要职,拍马求官,发泄失意以及心中不平的情绪。这些诗毫无壮志豪情,更多表露出诗的作者,其实就是作者们地位卑贱,生活贫穷,而热衷功名,羡慕富贵的内心世界,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我理解就是由于他们做官的愿望破灭了,因而变得心灰意冷。我认为他们的喜怒哀乐,实际都是在政治上失望至于绝望以后发生的,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 它的思妇诗,以及思念家乡的诗篇,都向诗人诉说了离别相思之苦。这类诗的共同主题都是思念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长期漂泊在外,希望和家人团聚。和游子诗一样,其中各诗也有各自的具体主题。例如第一首“行行重行行”,写女子对离家远行的丈夫思念。因为丈夫久出不归而深情思念,担忧,疑虑:诗人的语言看似平淡却是特别含蓄细腻。诗人从离别写起,暗示丈夫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奔波劳碌。这种离别让妻子悲伤,接着又写了妻子对他的思念,双方受尽了相思之苦,这种描写,真实生动。这些诗,实质上只是祈求社会安定,家室团聚,能过正常的恩爱夫妻生活。然而正由于政治混乱,社会不安,交通不便,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