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摘要: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生动的人物形象。宝玉始终站在封建主义精神道德之外,他视仕途为禄蠹,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之工具,视读圣贤为畏途,既具有浓厚的贵公子的纨裤习气,又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他尊重女性,尊重个性,追寻自由,是一位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度的叛逆典型;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她视爱情如同她的生命,但她的爱情却因不容于贵族家庭而被摧毁;宝钗是一位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淑女,她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关键词:〈〈红楼梦〉〉 人生悲剧 时代悲剧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封建之雾 遍被华林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这部盖世无双的文学巨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直至“泪尽而逝”,其创作显然是用生命书写的过程。曹雪芹在经历了由富贵坠入穷愁潦倒的生活,遭遇了大起大落的悲欢离合之后,以其更为敏锐、深刻而又复杂的人生感悟,毅然回归现实,在清醒的悲剧意识观照下,将《红楼梦》创作成一个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必然没落的悲剧,和以宝黛钗爱情为中心,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诸多“异样女子”命运不幸、“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爱情悲剧,并对当时的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礼教、封建婢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他的批判是不露声色、不显山显水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隐藏在一个个爱情悲剧中,让人读罢不由掩卷沉思。 一、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谈的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宝黛之恋不同于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中贫乏的郎才女貌式的爱情,而是升华为真正的个性觉醒。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体贴、相互尊重、灵魂契合,共同追求至真至纯的情感,因此这样的爱情既有悖于封建礼法,又超出了家族利益规范,具有超越时代的叛逆色彩。宝玉厌恶八股文,无法和当时流行的仕途规则相容,想法痴呆执着,而黛玉无“德”无财、孑然一身、羸弱多病、“孤标傲世”,二人的婚姻只能使宝玉成为“于国于家无望”的人,直接关系到贾府的中兴。因此,贾府的当权者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不得不选择“德言工容”俱全的薛宝钗作为宝二奶奶的人选,毁掉宝黛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