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大班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当今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变化同样也很大,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教育观念更新也变快了,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在向更深层更长远的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获得知识的活动,受到幼儿园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集中教学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教师行为;其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对教师的期望。本文中教师角色是指教师行为。所谓角色定位就是教师对自己在区域活动中行为的把握和认识。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尤其大班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其认知发展与小班,中班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大班幼儿更加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在认知活动方面都有了方法,并且在认知活动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在意志行动中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对事物也有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因此与小班和中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相比,大班教师角色定位也该有相应的变化。 本文细化区域活动过程,在《纲要》等理论的指导下从教学实践出发,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宣布区域活动开始时教师角色定位 很多大班教师为图省事怕麻烦,在活动开始时已经帮幼儿分配好区域,很少是幼儿自主选择。也有时候教师会给幼儿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某幼儿表现好的话可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玩,其余的幼儿就在老师指定的区域玩耍,也有老师认为规定玩什么区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区域活动预期的效果,避免秩序的混乱和矛盾的产生。 区域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游戏,自由活动,活动类型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可自由选择充分活动。同时大班幼儿有较稳定的兴趣倾向,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决定,引导幼儿对游戏的选择,帮助幼儿协调各活动区人数,并以语言指导调控幼儿的行为。 二、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 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时,教师做出相应的行为解决的情况,分为无意外情况时大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突发情况时大班教师的角色定位。 (1)无意外情况时大班教师的角色定位。 无意外情况在本文是指在正常秩序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