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奥运福娃乐园”游戏中手工创新意识的培养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手工作品都充溢着童真之美。他们的作品都是富有个性的新创意。这些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创新。 幼儿手工活动是幼儿学习运用不同工具和材料,通过贴、撕、剪、折、塑等手段制作不同形态的物体形象,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美化生活的一种美术活动。在手工活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没有范例,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知道怎么设计;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误区,在创造性手工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制作什么就制作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放任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使得幼儿失去手工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见,这两种倾向培养出来的幼儿都是不成功的,是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手工活动中落实创新教育呢?幼儿园手工活动培养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些尝试,创设了角色游戏《奥运福娃乐园》,其中包含了贝贝乐园、晶晶乐园、欢欢乐园、迎迎乐园和妮妮乐园,在游戏过程中也开展了一系列手工创意活动,现与大家分享。 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一)、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大班年龄段手工活动教材时,我根据该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题材,如我班开展的游戏“奥运福娃乐园”,游戏刚开展时,我们从中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如幼儿喜爱的动画片“福娃漫游记”,我们就设计“可爱的福娃”、“福娃的好朋友”等绘画内容,另外“福娃喜爱的运动”作为纸工、泥工的内容。还可选择他们熟悉的运动器械为题材,如“举重的杠铃、跨栏的横栏、射击的手枪、羽毛球、足球、篮球”等。这一系列的手工活动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操作工具的改变、所用材料的改变等等。除教师预设外,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让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