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浅谈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摘 要] 现今社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意识日益加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渴求和掌握,越发显得重要与迫切,不少家长一味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知识积累,忽略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也很缺乏。由此可见,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自我保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一要求使我感触颇深。幼儿期是人建立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做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己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儿童。”“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这也导致他们容易受伤。所以,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远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活动欲望 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纯结,但特别容易遭到伤害,所以要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自我保护教育内容。围绕小班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计教育内容,让幼儿知道遵守交通规则,遵守集体活动规则,注意自身安全,能愉快地接受身体检查和预防接种;不轻信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1、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知道如何避免自然现象中的危险。 2、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3、安全行为的认识。能初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降低行为的危险性。 4、对社会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处境的认知。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能正确的处理,积极寻求正确的帮助。 二、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实施自我保护教育。 可以分别从训练行为、教授方法、丰富知识、增强意识四个方面入手。 1.通过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行为。 教师可根据某个自我保护主题设计游戏,比如,我设计了游戏“红绿灯”,事先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和方向盘。当老师亮出绿灯标志时,幼儿可以开着车子在马路上自由前进,当亮出红灯时,车子必须要停下来。又设计了游戏“小拖车”,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上开车,旁边是树,比一比谁开得最安全,能顺利通过马路。通过这两个游戏,教育了孩子如何根据信号灯过马路,让孩子们了解到了基本的交通规则,增强了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又如,我设计了故事“小熊点点住院了”,主要讲得是小熊点点没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结果在趴着玩时把头撞破了,流了好多血,到医院缝了七八针,还住了好几天医院。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知道玩滑梯时反爬、趴着滑等玩法的危害性,同时让他们知道究竟该如何正确的玩滑梯,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诸如此类活动还有“放鞭炮”、“不跟陌生人走”等等,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2.抓住偶发事件,获得自我保护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